(通訊員 程藝 丁浩宸)6月27日,江蘇海洋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小小化學家”紅十字志愿服務團隊聯合海州團區委,走進春輝水木幼兒園。這群穿有紅十字標志襯衫的青年志愿者,以化學實驗為畫筆,在孩子們心間勾勒博愛圖景,讓“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火種隨科學微光一同閃耀。
活動以海洋環保科普微視頻拉開序幕,藍紫色的光影在孩子們瞳孔中跳動。“水中花園”實驗里,門榮騰輕握孩子的小手,將化學粉末緩緩注入裝有硅酸鈉溶液的試劑瓶。當萬千枝晶如珊瑚般在液體中舒展,孩子們指著瓶中奇觀驚呼:“像星星落在海底啦!”紅十字標在晨光中劃出溫柔弧線,孩子們用“一勺、兩勺”的計數節奏,將化學方程式轉化為可觸摸的自然童話。
“法老之蛇”實驗時,碳酸氫鈉與蔗糖在酒精火焰中演繹魔幻蛻變。當黑褐色“蛇形柱”在泥沙上膨展時,王瀟悅蹲下身,用身體為孩子們圍出安全觀察圈:“這是化學反應生成的碳單質,就像大自然在寫神秘的詩。”孩子們鼻尖幾乎貼上實驗臺,睫毛在火光中映出好奇的剪影!
最富張力的“火焰掌”實驗中,門榮騰將正丁烷氣泡捧在掌心,火苗騰起時孩子們集體屏息,又在火焰熄滅后爆發出歡呼。“別怕,哥哥的手上有一層魔法保護罩哦!”志愿者們一邊讓孩子們觀察一邊在旁邊做細致的講解,將嚴謹的科學態度與人文關懷一同傳遞。
“想當警察的小朋友可要好好看好好學哦”,暗室里,魯米諾熒光反應如銀河傾瀉。仇靜嫻引導小朋友將試劑倒入混合液。剎那間,幽藍微光在掌心綻放,孩子下意識攥緊拳頭又輕輕張開,仿佛握住了碎裂的星辰。“這是血液檢測的原理哦,科學能幫我們守護生命。”
“海底火山”實驗成為全場高潮。志愿者們與孩子分組合作,當彩色醋液穿透油層沖擊小蘇打時,泡沫如巖漿噴涌而出。志愿者們蹲在孩子中間,用濕巾擦拭他們沾到試劑的指尖,講解聲里既有“氫離子與碳酸根的碰撞”,也有“就像大哥哥大姐姐永遠會保護你們”的溫柔。
?
活動尾聲,志愿者們將印有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貼紙送給孩子,背面印著一行小字:“你的好奇,是我們守護的光。”程藝老師望著孩子們舉著貼紙追逐的身影,手中的紅十字旗幟與實驗室的玻璃器皿共同折射出七彩光芒——這是科學與愛共振的色彩,是青春在奉獻中寫下的注腳。
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觸摸到化學的溫度,更讓紅十字精神以可感知的方式融入成長。“小小化學家”團隊將帶著這份溫暖繼續前行,用更多如“水中花園”般的詩意實驗,在城鄉校園編織博愛網絡,讓青春在科學傳播的路上,始終保持著沸騰的溫度。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梁紅燕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