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荔枝新聞訊 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分別作工作報告,引發江蘇代表委員熱議。
夏道虎代表建議,最高法院繼續加大對南京法治園區建設的支持力度,這對于吸引和集聚更多優質司法資源,真正使法治成為江蘇發展核心競爭力重要標志,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建議從頂層設計上研究解決法官與法官助理配備的結構性矛盾,法官與法官助理的配備比例不低于1:1;建議啟動政法專項編制征編工作,切實解決人員矛盾突出地區的實際問題。
劉華代表建議“兩高”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司法解釋。統一司法解釋的制定原則和程序;明確不同司法解釋的效力,明確批復函和會議紀要算不算司法解釋;建立清理機制,及時廢止陳舊的、過時的司法解釋,及時制定社會關注的且已形成共識的司法解釋。
洪慧民委員說,最高法工作報告指出,要審慎適用強制措施,禁止超范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堅決防止將民事責任變為刑事責任,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這對于提升企業家的信心,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兩高”報告在江蘇一線司法工作者間也引發熱烈反響。如何貫徹新精神新要求?聽聽他們怎么說——
江蘇省人民政府訴安徽海德公司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被評為2018年度推進法治進程十大案件。陳迎說,環境資源審判是一個比較新型的審判事業,我們需要做的是要以改革為抓手,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完善專業化的審判機制,努力以高質量的案件、高質量的審判,交出一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真正地服務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孫勇說,今年我們將根據報告要求,進一步做好未成年人的檢察工作,在案件辦案質效、兩項試點工作的推廣和總結以及法制進校園這三個方面進一步精準發力、精準施策,推動未成年人全面綜合司法保護體系的進一步的健全和完善。
楊大為說,“兩高”工作報告總結工作接地氣;面對問題不回避、不遮掩;謀劃工作細而實。作為一名檢察工作人員,既要深刻領會報告的精髓要義,更要把我們法律監督的職責履行好,把每一個具體的司法案件辦理好,把每一個法律政策問題研究好,真正把中央、最高檢的工作要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融入到具體的檢察工作中。
蔣其文是淮安侵害烈士名譽權公益訴訟案主審法官。他表示,烈士的人格權益不僅僅是其個人的利益,更是全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體現。侵害烈士名譽權、榮譽權等行為,就是損害社會的公共利益。我們去年審理的曾某侵害烈士名譽權公益訴訟一案被最高法院寫進工作報告中,對我們觸動很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大力弘揚時代主旋律,讓烈士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全社會不斷發揚光大。
俞水娟表示,蘇州法院已經和周邊省市兄弟法院共同探索司法協作工作機制,通過加強審判資源及工作經驗交流,共享典型案例,在法律適用上統一裁判尺度,實現異地同案同判,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同時,更好地服務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吳小紅說,報告中提到,要勇創中國特色公益訴訟檢察制度,這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新的職能拓展,也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常州是公益訴訟的試點地區之一,在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領域辦理了一批案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要進一步圍繞老百姓關注的重點問題,加大公益訴訟案件的辦理力度,讓老百姓有更好的環境、更安全的食品,過得更加舒心。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周明 高彥 劉堃 高涵 趙凌翔 郝朦 姜晨光 田遠 荔枝編輯/沈穎 周安琪 設計/賈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