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保障基本民生,推動解決重點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過上好日子”……3月5日上午,人民大會堂大廳里,伴隨著李克強總理鏗鏘有力的話語,一個個民生“大禮包”接連送出,回應人民新期待,彰顯濃濃民生情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含蘊的深厚民生情懷,不僅是在這些實實在在的民生大禮包上。實際上,從報告起草吸納網民建議,到報告精選百姓最關切內容,再到報告使用接地氣語言進行表述,自始至終、各個環節、一字一句,都貫穿著、充溢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民意上,多納網民建議。據報道,除了有些網民反映的問題已有相關政策,關鍵是抓好落實。扣除這些,網民建議90%以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得到了體現,其中有不少對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網友關注問題的回應。政府工作報告送出的每一個民生政策、民生實事的大禮包,幾乎可以說,都有著來自有代表性的網友建議的出處。比如,政府報告指出,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堅決防止和糾正就業中的性別和身份歧視,實際上就是對網友希望政府可以對新興的創業企業有更多幫助、希望維護女性求職者平等就業權利的政策舉措上的具體回應。
內容上,精選百姓關切。近兩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可能把所有人關注的內容都寫進報告。據報道,政府工作報告起草中最費心思的是,怎樣把最重要最急迫,和老百姓最直接相關的內容寫進去。比如,起草組有時候為了一個字的增減都要反復斟酌,比較這一個字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實際上起草組在討論這些內容寫與不寫,哪些內容應該進入報告,也會有激烈的爭論,每天都有,有時候甚至爭得面紅耳赤。”以人民為中心,表征在各個方面各個細節上,從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選擇上,也可見一斑。
語言上,能讓百姓聽懂。在具體內容之外,每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新詞熱詞、寫作文風都會受到熱議。據報道,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具體文字表述方面,李克強總理明確要求通俗易懂,專業問題也要用老百姓的語言、接地氣的語言講出來。起草組有關負責人表示,比如去年個稅起征點的提法,本身并不是專業術語,在財政上應該叫免征額;流量“漫游費”一詞則是起草組“生造”出來的。可以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最大努力、最大程度地使用了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呈現了百姓喜歡的文風。一句話,就是盡力做到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為了保障這些民生大禮包落實落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很多“確保”與“堅決”。如,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堅決兌現對企業和社會的承諾”“ 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做出了完成硬任務的莊嚴承諾,彰顯了提升民生福祉的堅強決心,給人民群眾以對更美好生活的無比信心。(解晚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