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趙芳) 1月3日,高新區郁洲街道經濟普查員來到萬達廣場采集、登記普查對象信息。按照國務院經普辦統一部署,我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現場登記工作已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在今后4個月的時間里,全市近4000名普查員將人手一臺移動數據采集終端,逐一對7萬家單位和抽中的1萬多個個體戶現場采集普查所需數據。
按照《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我國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分別開展了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是黨的十九大之后開展的首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我市確立“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主題主線背景下開展的一次市情市力調查。通過普查摸清“家底”,充分掌握所有經濟活動單位的結構、分布、水平等信息,對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科學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更好地加強宏觀調控,指導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據了解,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普查對象是我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范圍包括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所涵蓋的所有行業。經濟普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單位基本情況、組織結構、人員工資、財務狀況、能源生產與消費、生產能力、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固定資產投資情況、研發活動、信息化和電子商務交易情況等。
在入戶登記階段,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會持移動數據采集終端(PAD)深入普查對象開展經濟普查登記和抽樣調查工作。普查員根據2018年普查登記前期開展的單位清查所采集的單位名錄一一進行入戶登記。入戶過程中,普查員會對普查所需的相關證照進行一一核實,認真查閱與普查相關的會計、統計和業務核算等資料進行數據采集,保證普查相關資料的有效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市統計局副局長劉軍表示,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是全面調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了解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產業形態的現狀以及各生產要素的構成,摸清全部法人單位資產負債狀況和新興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查實各類單位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產品產量、服務活動,全面準確反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動能培育壯大、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面的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