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李國瑞)高考在即,對于每一名要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存在心理壓力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考前感到特別的浮躁,注意力也不集中,甚至還會出現失眠的情況。那么,當遇到這些情況時,考生應該如何科學調整?6月4日,記者采訪了海州高級中學心理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劉寧。
考前要正確調適心態
“高考取決于三個因素:平時實力、考試策略與心理狀態。實力與考試策略是在平時積累中已經完成,考前最重要的是調整心理狀態。比如,如何正確定位、怎樣消除焦慮等等,同學們要正確調適考試心態,在高考中正常發揮。”劉寧說。
劉寧認為,考前睡得著是好事,睡不著是常事,考生要坦然對待。“實際上,考前晚睡或早醒幾個小時,并不會給考試帶來影響,晚間睡上4~5個小時后,完全可保證白天考試。而徹夜不眠的現象,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
劉寧提醒,考生能睡則睡,睡不著覺就在臥床狀態下,閉目回憶當天學過的知識。但是在心理上要做好“徹夜不眠”的準備。失眠往往是怕失眠的產物,主動期待“徹夜不眠”卻可能成為安眠良藥。
選對放松方式很重要
高考前,考生需要做哪些事情調整自己?對此,劉寧建議,考前,同學們首先要使生活程序化,睡眠7小時以上,將最佳狀態調整到上午9時和下午3時。
其次,復習以“瀏覽”為主,考前最后兩天,要進行非系統性復習,不要再做新試卷,最好是做模擬考卷,這樣真考時能馬上進入“考試狀態”,找到考試的感覺。同時,復習基礎知識會增強同學們的信心、穩定情緒。再者,要會睡覺,每天23時前睡覺,考試前一晚,不要提前睡覺,違反了生物鐘反而會睡不好。
此外,還要會運動,考前3天千萬不要進行劇烈運動;會娛樂,考前不要看強烈刺激性的電視節目,尤其是武打片,可聽音樂、相聲、看小品等輕松節目。另外,考試所需的準考證和文具準備好,做到不慌不忙。
場景遷移法消除緊張
高考當天,考生要提前到達考場,在赴考場的路上,行速要慢。到考場后先熟悉一下環境,遇到同學面帶微笑,打個招呼相互鼓勵。遇到監考老師面帶微笑,主動問好,老師也自然向考生問好,這樣在不經意中就消除了對考場的陌生感、緊張感,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后,先不要去想考試,可做幾次深呼吸,放松全身的肌肉。拿到試卷后先瀏覽一遍試卷,做到心中有數,答題時遇到不會的題先跳過去,以便用最短的時間把基礎題答出來,避免不必要的失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解決其它難題。
“另外,如果在考試中出現緊張情緒,可暫停答卷,閉上眼睛,深呼吸,全身放松,即從頭到腳逐步收縮肌肉群,注意體驗這種肌肉緊繃的感覺,然后再逐步放松肌肉群,體會這種放松舒服的感覺。”劉寧建議。
“同時,假設周圍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同學、老師,運用場景遷移法把緊張的考場想象成熟悉、輕松愉快的場合,把失敗的情景轉換為成功的情景,從而輕松自然地保持常態,讓怯場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