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江玲)古代“飛鴿傳書”極富傳奇色彩,而如今“飛鴿”已然演變成一項體育運動,讓不少信鴿愛好者以養鴿、賽鴿為樂趣。在連云區營山社區就有一位小有名氣的“養鴿達人”,名叫王洪波,與信鴿相伴17載。
與信鴿結下不解之緣
“走,看看我的鴿子去。”5月13日,我們剛踏進連云區海濱花園一棟居民樓里,王洪波就迫不及待地領著我們來到他的極速鴿舍參觀,一談及愛鴿的羽色、足環、雌雄等,43歲的王洪波滔滔不絕,對每一羽信鴿都如數家珍。
“16歲時整天看著鄰居放飛鴿子覺得很好玩,也萌生了養鴿子的想法,便向鄰居要了兩只小鴿子。”
“剛開始,養鴿子就是報著玩玩的心態。”王洪波說,那時候他就是每天按時喂食、喂水,然后搭一個小小的鴿棚,偶爾把鴿子放出來飛飛。后來因為工作的原因,便將養鴿子的愛好放下了。但是,在王洪波的心里一直無法割舍“鴿子情緣”。26歲時,他重拾舊好,再次建起鴿舍。
由于王洪波喜歡體育運動,而養鴿子就滿足了他想當教練的心愿,特別是接觸到賽鴿以后,他主動加入了市鴿協,從此,他把所有的熱情和業余時間都投入到了養鴿放鴿運動中。
養鴿教練鉆研鴿經17年
王洪波笑著說,自從當上養鴿教練后,他的作息規律,每天早上5點準時起床去鴿棚,放飛鴿子,打掃并給鴿舍消毒,觀察鴿子糞便。七點半,鴿子準時回巢,王洪波就開始忙著給鴿子喂水喂食,傍晚時候再放出去一次,忙得不亦樂乎。目前,鴿舍內52羽信鴿全是他親手孵化培育的。
“雖然養鴿環境一般,但對信鴿的照料卻是一點都不敢懈怠。”王洪波不僅給鴿子喂精飼料,還對它們進行有序地訓練。
“信鴿很有靈性,善于辨別方向,通過訓練后,鴿子可以依靠本能準確地飛回家。”當然,每次放飛訓練也會有一些鴿子找不著家,這能讓王洪波痛惜很久。
從配種到優選、定型,加上后期的訓練,直到看到鴿子取得好成績,王洪波都充滿了成就感。在他的悉心調教下,王洪波的鴿子個個不簡單,在全市組織的賽鴿比賽中,鴿子獲得的名次不計其數。說話的同時,王洪波拿出了家里大大小小的獎狀和各類比賽證書,這些成績的背后離不開他的辛勤和努力。
養信鴿讓生活變得充實
采訪中,王洪波笑稱,他養的這么多只鴿子,每一只他都分得清。王洪波的鴿友笑著說,“雖然外行人看這些鴿子都長得一個樣子,但對于養鴿人來說,這些鴿子卻和孩子一樣。”為了養好鴿子,王洪波經常去外地觀摩學習別人的信鴿飼養和訓練經驗。同時,通過書本和網絡學習理論知識,他還常與鴿友們交流經驗。
在王洪波看來,信鴿比賽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他實現夢想的舞臺,他在養信鴿的過程中收獲了快樂。特別是信鴿放飛后,等待信鴿歸巢的心情,就像等待自己的孩子回家,心中莫名有種興奮感。他說:“養鴿賽鴿讓我遠離了不良嗜好,修身養性的同時,讓生活變得充實。”
說到未來的打算,王洪波說,養鴿子是養到老學到老的過程,這條路他一定會堅持走下去,爭取培養出獨具特色的種鴿,在未來的全國比賽中,飛出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