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耀華 李瑞)4月10日上午,港城陽光普照。海州新浦大橋下,東站引河兩側綠意盎然,順河道流向看去,其左岸幾排新栽植的落羽杉發出了新芽,其右岸則是新栽植的觀賞桃樹,鄰近則有綠化工人在橙色大吊車的輔助下栽植其他苗木。由于風力并不算大,上述綠化景觀及植樹場面全面倒映在河面上,構成了一幅動感十足的水墨畫。這里正是我市薔薇河生態景觀廊道綠化提升工程的一部分,未來薔薇河從薔薇湖到臨洪東站引河段約15公里的河道兩岸將呈現出 “三季有花,四季有綠”景觀效果,并將成為全省“生態河湖行動”的標桿工程。
筆者在沈圩社區邊緣的東站引河右岸施工場地看到,市城建控股集團權屬企業10余名綠化工人正在水利部門此前預放的防洪用塊石間空地上忙碌,挖樹塘、放置桃樹苗、培土、扶正,繼而將從河道引來的清水澆至樹塘。陽光較強,數名綠化工人臉上已沁出了汗水,但大家毫無停息之意。據張姓綠化工人告知,此前這里有志愿者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已栽植上千棵各類苗木,但后期管理還得跟上。除繼續栽植樹苗外,大家還必須給此前栽植的樹苗澆水,否則就會影響其成活率。
隨后,筆者從新浦大橋向北,穿過月牙島“蒙古大營”外的小路,途經原310國道再向南進發,即來到市新磷礦化公司附近的另一個綠化施工場地。處于防曬需要,有的綠化工人遮蓋了面部,但這一點也不妨礙其綠化造林速度。淺淺的河水中,蘆葦發出了尖尖的小筍,海棠及月季等花灌木就栽植在距蘆葦不遠處的空地上。“河岸高處的泥土是從河中挖出的淤泥,明顯含有較多鹽分,我們還得想辦法。”河岸綠化現場負責人郭瑞說,“時間不等人,我們得趕在春季綠化黃金期結束前完成這一帶綠化。否則,將影響整個薔薇河生態景觀廊道綠化工程進度。”
站在此處施工場地可以看到,薔薇河該段綠化基礎較好,月牙島“蒙古大營”附近的堤岸綠樹成行,盛開的淡紫二月蘭和黃色油菜花成為河岸的最佳點綴,即使是殘存的蘆葦也是極富美感的景觀。此前河海大學一位盧姓教授在現場考察河道后曾斷言:連云港的薔薇河有完整的喬、灌、草植被,河床內又生有大量蘆葦及水草,是省內少有的生態系統完備的城市河道。本次整治保留了原有的生態系統,顯然又增加了新的內容。
薔薇河是連云港的母親河,其對港城市民而言至關重要。來自市水利部門的數據顯示,薔薇河全長97公里,其中我市境內59公里,流域面積1349 平方公里,主要靠調引江淮水保障水源供給,承擔著城區生活、生產與生態水源供給任務。近年來,我市已先后投入資金6億元,對薔薇河開展了“認河巡河、清理三亂、拓浚治理”三個階段的河道整治,共拓浚河道59公里,加高加固堤防110公里,新建堤頂防汛道路94公里,拆除重建、加固、封堵50座沿線穿堤建筑物,薔薇河呈現嶄新的面貌。但這種治理還遠遠不夠,打造全省“生態河湖行動”的標桿工程,讓市民繼續享受來自母親河的饋贈,才是對薔薇河最好的保護與利用。
據介紹,打造薔薇河生態景觀廊道綠化工程,我市將投入1300萬元。主要是在薔薇河城區段沿線15公里,打造全新的薔薇河生態景觀廊道。即以東站引河、月牙島公園、薔薇湖為三個節點,建設亭臺棧道、親水平臺等景觀旅游設施。該項綠化工程將以薔薇花為主基調,同時大面積種植海棠、桃花和櫻花等四季花卉,積極打造“春風海棠”“桃花十里”、“櫻花雪舞”、“月季花海”、“繡線菊花”等特色五大主題景觀,真正把薔薇河打造成“三季有花,四季見綠”的河岸生態景觀廊道。此舉無疑是打造生態宜居新港城需要,又配合了水源地整治,這里不久將還成為市民良好的休閑健身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