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王月 孫蓀)“以前我在外地服裝店打工,月工資不到2000塊。現在在裕灌采蘑菇,每天工作不到8小時,一個月能拿4000多塊錢,一日三頓飯還免費,沒想到在家門口工作這么好。”談起家門口打工,灌南縣三口鎮何莊村37歲的趙開平非常開心,她每天到裕灌食用菌公司上班僅10分鐘車程。在灌南,像趙開平這樣的務工者越來越多,這都得益于灌南縣委、縣政府聚焦富民,做足產業發展文章的精心謀劃,讓更多居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實現富民增收。
科技含量高的勞動密集型食用菌產業就是其中的最好例證。近年來,該縣用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以打造國內一流農業園區為目標,規劃建設了1.2萬畝核心區、1萬畝拓展區、2萬畝帶動區三個層次不同但又緊密相連的區域。通過政府引導、科技支撐、政策扶持、龍頭帶動、產業融合等措施,逐步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的新路子。目前,該縣擁有裕灌、相如等食用菌工廠化企業40余家,年總產值5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近2萬個,從業人員月薪在3000元以上,年吸收利用木屑、秸稈、玉米芯等農林產品下腳料和畜牧業廢棄物100多萬噸,帶動農業增收近10億元。
同時,灌南還積極培育更多的富民產業。該縣去年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全面加快產業富民項目建設進度,帶動更多農戶積極參與創業就業,推動產業富民取得成效。去年,全縣新增農民合作社80家、家庭農場50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新增新型職業農民1萬余人。灌南農民增收的“富礦”越來越多,產業工人的口袋也越來越鼓。
灌南縣委、縣政府還適時開展“熱愛灌南 奉獻家鄉”主題行動,此舉吸引了更多的灌南籍在外企業家回鄉投資興業。其招商項目多、體量大,招商引資成果喜人。去年全縣新簽約項目54個,計劃總投資175.3億元,新開工項目40個,計劃總投資97.9億元;新竣工項目21個,計劃總投資36.88億元。全縣工業經濟增勢強勁,化工鋼鐵兩大主導產業實現應稅銷售收入265億元、稅收12.6億元。綠色建材、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產業等新興產業也快速成長,實現銷售收入10.5億元。隨著一大批產業項目的建成投產達效,帶動了越來越多的產業工人實現就業增收。
據介紹,為進一步拉伸產業鏈條,營造更好的就業、創業環境,該縣今年將繼續實施政策激勵計劃,認真落實“21條”優惠政策,進一步研究制定更大力度的促進創業就業激勵政策,更加有效地鼓勵自主創業、引導返鄉就業,確保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1萬人,返鄉創業450人,帶動就業8000人,實現創業帶動就業效應倍增,富民增收步伐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