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譽寧 朱先明)“如果沒有這些孩子們,我活不到今天。”日前筆者來到連云區宿城街道夏莊社區,93歲獨居老人鄭永秀時反復嘮叨這句話。從1992年開始,該社區黨員一直堅持照顧著老人,從未間斷。老人把社區里的黨員都當成她的“孩子”。因為有他們的照料、陪伴,老人才不再孤單寂寞,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進入夏莊社區,顧不上欣賞周圍美麗的景致,便忙于探訪這段25年的情緣。在社區里,筆者看到了一張社區黨員和青年志愿者照枓鄭永秀老人的日程表,“我們每天都有黨員去看望老人。”社區黨支部書記夏心仕說。
1991年隆冬,鄭永秀老伴病故后,遠嫁他鄉的獨生女突然患病,至今未愈。當年春節,夏莊社區干部到鄭永秀家走訪時,看到老人孤苦伶仃地站在門口,盼望女兒來她,卻一直未能如愿。臨走時社區干部留下了電話,對鄭永秀說:“大媽, 您老伴不在了, 女兒又生病,有什么事就打電話找我們,今后,由社區里的黨員來照顧您。”
沒過幾天,鄭永秀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拄著拐扙找到社區,說家里的房屋是解放前建的,碎石徹的墻三面透風,現在屋頂又漏雨,老人想請社區幫忙修一下。沒想到,社區干部二話沒說,就立刻帶著五六名青年黨員冒雨趕到她家,很快修好了屋頂。從那時起,不管老人有什么事,社區的黨員們總是隨叫隨到。
考慮到老人沒有經濟來源,又不能申請了低保,社區除定期給老人送去救助金外,黨員干部采取捐一點,還有鄰居幫一點的辦法,維持老人的生活。平時老人有個頭痛腦熱,社區黨員就會輪流陪護,并為她買藥、取藥、送去醫院檢查。社區里幾名青年黨員跑得最多,偶爾見不著他們,醫生就會打趣地問老人:“您兒子怎么沒來?”
鄭永秀老人告訴筆者,前段時間,她因患感冒發高燒,“可把孩子們忙壞了”。兩名黨員連午飯都沒顧上吃,踏雪冒著凌冽的寒風趕到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因藥房人員回家吃飯了,他們又跑到墟溝大藥房買回了藥。“這些孩子一分錢也不要。”老人說著眼眶濕潤了。
“不管多忙,我們每天都要去看望鄭大媽,幫老人洗衣做飯,陪她拉家常。老人經常自豪地對別人說,村里的黨員和青年志愿者都是她的孩子。”夏心仕說。25年來,夏莊社區“兩委”班子調整過幾次,但無論是哪屆班子,心中都牽掛著鄭永秀老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