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 者 朱國操 通訊員 胡 云) 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平臺的建設,打破了公積金異地間不能順暢轉移的障礙,使得公積金制度的保障功能得以更充分地發揮。自我市接入該平臺后,辦理轉移業務的職工已達890人,涉及轉移資金2300多萬元。
“90”后的小鐘畢業后應聘來到我市一家上市醫藥企業工作,并成為我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的一名繳存職工,截至10月份,小鐘的公積金賬戶中余額共計1萬多元。不久前,因工作調動,他被公司派回重慶老家工作。在辦理后續工作交接時,小鐘得知公積金可以辦理異地轉移的信息,他便委托公司財務幫助申請辦理,沒過幾天,他的公積金賬戶余額便打到了他在重慶當地公積金管理中心開設的新賬戶內。
像小鐘一樣,因工作變動等原因離開連云港需要辦理公積金轉移業務的職工還有很多。“到目前,我們已經辦理公積金轉出業務627筆,涉及資金1919萬元。”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政策計劃處工作人員介紹。
與轉出業務量相比,轉入業務量則要少得多。自該中心7月份開辦此項業務以來,由外地轉入該中心的公積金賬戶263個,轉入資金445萬元。從這些轉移業務的轉出地和轉入地來看,轉出地涵蓋廣西、山東、上海以及省內蘇南等地區。在轉出的職工中,我市醫藥公司職工是絕對主力;轉入地則主要集中在省內城市,且轉入職工以本市籍返鄉職工為主。
符合轉移條件的職工可以憑工作轉移的相關資料,前往該中心營業大廳直接申請,經辦人員審核職工材料通過后,通過該平臺與對方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間進行信息傳遞,經審核無誤,在3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資金劃轉,方便快捷。
需要提醒的是,為了方便資金結算,目前,連云分中心的轉出業務統一在海州分中心辦理。如果職工在我市有未結清的貸款或者賬戶被法院凍結,都將不予轉出。同時,職工申請此項業務前,還應提前了解對方城市公積金是否已開通了該平臺,如果未開通,也無法辦理該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