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陳兵 通訊員 魯丹)“馬大爺!你今天還行吧?有事要我們做盡管說。”昨天,家住猴嘴街道文明社區的張永科、李道香夫妻又來到鄰居馬心明大爺家,陪老人聊聊家常、幫老人做做家務。
原來,他們夫妻20余年一直關愛空巢老人,已陪伴3位老人走完人生,被大家稱為“最美鄰居”。
夫妻義務照顧空巢老人
今年70歲的張永科和68歲的李道香,是臺北鹽場的退休職工。這對熱心夫妻總是把關愛的目光放在身邊的一些空巢老人身上。
住在文明社區沿新中路的馬心明老人今年92歲,老伴過世多年。老人唯一的女兒因為在常州照顧年幼的孫子,不能來陪伴他,李道香夫妻就經常在早上買完菜后,到馬心明老人家幫忙做家務、陪他說說話。
“我們有時在家燉些營養品,都會給馬大爺送來一份,老人喜歡吃鱔魚、扣肉,我們出門買菜時就給老人帶這些菜回來。”李道香告訴記者。
因為上了年紀,馬心明老人常記不得別人的名字,但是,對李道香夫妻的名字,他卻牢牢記在心中。“道香不是我的女兒,卻和我的女兒一樣好啊。”這是馬心明說得最多的話。
20年陪伴3位老人走完人生
除了照顧馬大爺,李道香夫妻還先后關愛過3位老人。當年在臺北鹽場上班時,李道香夫妻住在文明社區出租房,隔壁住著腿腳不便且患有心臟病的孤寡老人趙斯芳,那時,他們經常為老人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直到10年后老人去世。
1999年,李道香退休了,全家搬到文明街食品巷。對面住著70多歲空巢老人江士發和蔣長英。老人的女兒移居國外,蔣老太患有抑郁癥,平時靠老伴照顧。李道香夫妻就不時幫忙他們,家里平時包了餛飩什么的,都會給老夫婦送點過去。
后來,蔣老太住進了養老院。即使這樣,李道香夫妻每星期還要去兩三次養老院,為蔣老太送上煮好的粥、銀耳羹等,養老院的護工以為他們是蔣老太的妹妹、妹夫。每次見到夫妻二人來,護工總是對蔣老太說:“蔣奶奶,你妹妹、妹夫來看你了!”
老伴去了養老院,平時就江大爺一人在家。前年的一天傍晚,李道香夫妻見對面老人家的燈還沒亮、電話打過去也沒人接,可急壞了。他們知道江大爺每天下午都要去養老院看老伴,可那天晚飯時間還未見回家,他們擔心江大爺血壓高出意外,就放下手中的飯碗,趕到社區請求幫助。社區工作人員打電話到養老院,護工說老人去妹妹家住了,夫妻二人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這些年,李道香夫妻的身體也不如以前。前年,當蔣老太生命行將走到終點時,他們推遲自己手術的治療時間為老人送終。去年底,他們又“送”走了江大爺。20余年,他們先后陪伴3位老人走完余生。
大家贊嘆他們是“最美鄰居”
在文明社區只要說起李道香夫妻,人們就會由衷地贊嘆:“最美鄰居”就在我們身邊。提到這,李道香夫妻卻淡然地說,這都是些瑣碎事,不值一提。“關愛空巢老人是應該的,等我們老了,希望也有個這樣的鄰居關心我們,那就是最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