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武娜 周宗江)昨天,市民朱大媽向本報反映,她去年在市區一家超市里充值了四千多元,結果沒到一個星期,這家超市就不營業了,她的錢至今也沒有拿回來。像朱大媽這樣的市民還有不少,市民葛女士也曾在一家網站存了一筆錢,結果至今也未收到一分錢的利息。警方表示,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貪圖小利的心理,通過熟人介紹、設陷阱等方式騙取錢財,家人一定要多給老年人灌輸法律知識,并告誡老人謹慎對待存款。
充錢就返利還送商品
市民朱大媽今年65歲了,去年10月份,她聽朋友介紹市區南極路附近開了一家超市,只要在里面充錢,第二個月不但可以拿回充值的現金,還返利并免費領取商品。她盤算了一下認為特別劃算,就在朋友的帶領下來到了該超市,先充值了2000元,當時,超市沒有給她充值卡,只讓她登記了名字和金額。當天,她也在超市領了大米和油。
充值后超市并沒有給她任何的充值卡,她不放心,天天來到超市里觀看,她看到有的市民一次性充了三四萬,領了一輛電瓶車。她很心動,自己在心里又盤算了一筆賬,11月份,她又在該超市充了2300元錢。
12月,到了領利息的那天,朱大媽卻沒有領到一分錢利息,其他充錢的市民也沒有領到利息,朱大媽方才得知自己上當了。
錢存網上生利息卻泡湯
半年前,市民葛女士在朋友的推薦下買了一家網站的存款項目,當時,朋友告訴她,存網上利息不但高,而且可以賺積分當錢花,葛女士聽完,覺得很劃算,存了一萬元在網上,沒想到經過半年時間,利息卻一分錢都提不出來。
據了解,在網上存款生利息被騙的還不止葛女士一人,市民李女士也遇到同樣的情況。她也是聽朋友推薦,買了四萬多元的存款項目,她表示,每天在網上都可以看見利息滾動,但想提的時候,網站卻總是維護或者申請中,自己也沒想到存的錢會一分錢也拿不出來。
警方提醒謹慎對待投資存款
海州公安分局民警介紹,近年來,有很多老年人被騙上萬甚至百萬存款,一方面是大部分老年人對社會信息攝入較少,特別是對一些新鮮事物的認識會相對片面。手段高明的騙子們常常會利用老年人更關注健康,更容易相信、崇拜所謂權威的心理特點,而請君入甕。另一方面是老年人為了滿足自我的心理需要而上當受騙。一些老年人雖然與子女同住,但因為他們工作繁忙對老人關心較少,這類老年人內心對親情充滿了渴望。這時候如果有個人像親人一般地噓寒問暖,關懷備至,老年人的心理防線會被輕易攻破,掉入騙局而渾然不知。還有的老年人,雖然退休多年,但是又礙于面子,不想被后輩們說他們老無所用,內心對自我價值感的追求絲毫不遜于年輕人。于是,想用自己的積蓄通過小投資賺點生活費以滿足成就感的心理,也成為騙子們的一個目標。同時,老年人普遍不太理性,雖然年紀一大把,可有時候又偏偏像個孩子似的存在比較心理。看著別的老人搞投資,內心極度不平衡,便產生從眾行為,最終掉進一個接一個的陷阱。
警方提醒市民,當面對類似這樣的騙局時,老年人自己要學會放下面子,保持清醒的頭腦。老年人也可以通過參加娛樂活動或者一些健康積極的社會團體以及學習科學知識、掌握實用信息來豐富自己的老年生活,讓騙子們無可趁之機。同時,子女們在日常生活中對老年人給予多點關愛,讓老人的晚年生活不再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