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春梅 李菲 胡笳 李耀華 陳煒)今天,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而天氣預報中也出現了雪的字眼。不過對于天氣預報里的雪,我們滿心期待的同時,也不能忘了寒潮對這座城市的影響。11月22日起,下半年來最強的冷空氣影響正式“發威”,將港城硬生生“推進”了冬天,一陣緊似一陣的風聲中,多少也隱藏著一絲警告的意味。水電氣設施、行道樹是否做足了越冬措施,居民的“菜籃子”是否有保障,市民的生活有沒有作出相應的調整?面對寒潮,我們準備好了嗎?
24日港城跌進“冰點”以下
昨天上午10時21分,市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48小時內,港城地區最低氣溫將下降10℃以上,24日早晨最低氣溫降至-4℃,有冰凍。
對于這股冷空氣,大家都給予了很多的關注。早在上周,微信等平臺就在廣泛流傳強降溫天氣的信息,雖然氣象部門辟謠這一信息是假的,所謂的“百年一遇”“極寒天氣”都是不靠譜的。但是,的確有股強冷空氣已經進入氣象工作者的視野,這也將是今年下半年以來最強冷空氣,氣溫降幅可達寒潮標準。
昨天傍晚前后開始,這股冷空氣正式開始影響我市,風力逐步增大,未來幾天我市將出現大風降溫降水天氣。今天白天,仍將出現陸上5至7級、近海海面7至9級偏北大風,全市陰有小雨轉小雨夾雪,夜里局部地區有小雨夾雪或小雪。冷空氣影響后氣溫明顯下降,48小時最低氣溫降幅可達10℃至12℃,最低氣溫將出現在24日早晨,可達-4至-5℃,有冰凍。
在氣象學上,只有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低于10℃,方才視為進入冬季。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朱敏華表示,受此次寒潮影響,從今天開始港城將正式進入冬季,今年入冬時間與常年相比晚了7天。
雖然入冬時間略偏遲,但此次的寒潮天氣,將氣溫猛地拉低,容易讓人不適應。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要以三九時節的標準來穿衣。
困難群體今年可過暖冬
11月22日下午,降溫在即,港城市民已經開啟防寒模式,許多市民這兩天已經轉為談論羽絨服、暖手寶等御寒衣物的采購,但孤寡老人、流浪走失人員、低保戶等困難群體又是如何過冬的呢?據了解,我市各級民政部門采取多項措施應對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幫助困難群體過一個“暖冬”。
“通過氣象預報,我們知道本周將迎來今年下半年最強冷空氣,所以已經提前下發通知,要求各縣區民政部門及時防范,確保各類民政服務對象安全越冬。”據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日前,全市社會福利院、兒童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管理站集中開展排查,檢查防寒保暖措施是否到位,并以防火、防煤氣中毒、防滑倒摔傷為重點開展安全檢查,發現隱患立即整改。同時,對分散供養的城市“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老人等特困人員,開展全覆蓋的入戶檢查,重點檢查房屋質量、防寒設施設備、棉衣棉被添置、口糧準備等,確保特困人員不受凍挨餓。
“目前,我們的防寒衣物已經全部到位,防風衣、軍大衣、棉靴棉鞋已經全部發放至滯留人員手中。”市救助站站長徐進介紹,目前救助站一共有117位在站滯留人員和寄養人員,已經全部發放了冬季御寒衣物,在冷空氣降臨時,室內還將打開空調,保證他們溫暖過冬。此外,從今天開始,救助站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站外巡查工作,搜救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臨時遇困人員。這意味著,除了白天,救助人員將在溫度降至谷底的夜晚,分上半夜和下半夜分別巡查重點街道、路段、橋洞、涵洞等流浪乞討人員常去的區域,一旦發現遇困人員,立即開始救助。這個專項救助行動將持續至明年4月底。
市救助站工作人員還提醒廣大市民,寒潮來臨,如果路遇未成年人或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露宿街頭時,請駐足留意,撥打110或救助熱線85467886進行求助。遇到危重病人、疑似精神障礙患者,請撥打120或110求助。
寒潮來襲市民不必囤菜
這一次較大規模的寒潮,使得港城氣溫驟降,部分地區氣溫降至零下,出現了霜凍等情況。往年遇到這一情況,不少市民都會提前囤菜。不過,今年筆者走訪了解到,囤菜的市民寥寥無幾,多數市民對于寒潮很淡定。
“確實有市民因為寒潮將至,周末到菜場買不少菜囤起來。不過這樣的市民很少,多數都是吃多少買多少。”在蒼梧生活廣場,攤主許女士告訴筆者,上周北方的寒潮天氣對菜價影響并不大。她的攤位上,常見蔬菜中最貴的是蒜薹和老來嫩,都是7元/斤,這些產自大棚中的蔬菜因為最近北方降溫,菜價受到了點影響。不過,影響并不大。倒是不少本地產的時令蔬菜因為大量上市,價格還出現了小降。
21日,根據市價格監測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主副食品價格暫未受其影響,蔬菜、肉制品、水產以及其他副食品等價格均保持穩定。其中,列入監測的32個蔬菜品種每斤市場綜合平均零售價格為3.11元,較上周持平,市民常食的部分蔬菜品種價格為:黃瓜2.15元/斤、大白菜1.50元/斤、土豆1.9元/斤、蘿卜2元/斤等,均在上周基礎上保持穩定,暫時沒有變動。
“只是降溫的話,對菜價影響并不大,最怕的是霜凍,路上結厚冰,外地運輸的蔬菜進不了連云港市。”許女士說,她也聽說了降溫的事情,不過并不打算在這兩天多囤些蔬菜。菜囤多了反而不容易保存,因此她也不建議她的客戶來囤菜。
“據預報,此次寒潮持續時間短且未伴隨極端天氣的出現,因此我們分析,此輪寒潮不會對蔬菜的銷售以及供應造成太大影響,市場價格也不會出現太大波動,但不排除部分蔬菜價格將出現正常幅度范圍內浮動,市民不需要大量儲備菜來應對寒潮。”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也將密切關注市場價格動態變化,及時預警、預報,發現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將及時上報。同時加強對平價商店的監管,保證平價商品的及時供應,保障市場價格的穩定。
城區水電氣暖上了“新保險”
11月22日,市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在海州天景美地小區施工,分別將這里11棟樓300余塊水表遷入地面以下表井,原地上表井被悉數替換。筆者11月22日從水電氣等相關部門了解到,為了應對此輪大幅降溫天氣,水電氣等供應部門已經嚴陣以待,采取有效措施和應急預案,保障冬季水電氣等的供應。
據悉,有關部門在總結去年防凍、防寒經驗的基礎上,已提前對全市小區供水設施進行普查,對易凍損的供水設施進行防凍保暖,此次供水設施保暖的小區從連云到海州共計約460個小區,涉及77100座表池。同時,今年表池防寒比往年標準明顯提高,自來水公司對埋地水表統一采用木屑、草簾和覆蓋塑料薄膜的方式進行防寒。截至目前,已完成約5萬座表池的防寒工作,剩余2萬多座表池在本月底完工。供水部門提醒市民,在冬季,市民可用舊棉衣等將水管和水表包裹起來防凍。遇到冰凍天氣,可以將室內的水龍頭打開一點,以保持水流暢通,防止室外管道內結凍。
據了解,為確保冬季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市供電公司提前部署防范措施,落實應急預案,配電、檢修、輸電等單位相關人員對輸變電設備進行了巡視、檢查、維護和消缺。加強對重點變電站、線路及技改后新投入運行設備的特巡和夜巡,確保設備隱患早發現、早消除。供電公司提醒市民要注意冬季用電安全,及時關閉家用電器電源,防范電氣安全事故。
為保障今冬集中供暖正常進行,相關部門還對上個運行季發現的管道泄漏地段進行了集中整治,更換了海連路及巨龍路的多個固定點和補償器的修復,施工人員還對蒼梧路及綠園路的頂管工作井內閥門進行了維修保養。由于管網老化,近年來維修量增加,相關單位還提前向廠家訂購了各類型號的補償器十余臺,以作備用,保證發現補償器損壞后能及時更換。同時,還組織專業力量對已不適應今冬供熱要求的管網進行維修改造,確保原有供熱管網能夠正常使用。
11月22日筆者從市新奧燃氣公司了解到,為了應對低溫天氣,公司提前做好準備和預案,對市內一些管網進行了改造升級,并加大了冬季上門安檢力度,確保用戶安全用氣。為保障城區今冬足量燃氣供應,市新奧燃氣公司年初已與中石油簽訂天然氣供應合同,以多爭取管輸氣源;同時,充分利用現有LNG儲配站的儲罐,并于10月底前已將儲罐充滿,作為備用補充氣源。針對去年冬季部分小區存在壓力偏低,工作人員還對部分區域增設了調壓設備,確保弱勢小區今年采暖高峰期的用氣壓力。同時安排應急搶險人員24小時待命,確保市民在用氣過程中出現問題及時處置。燃氣部門提醒市民,冬季在使用燃氣時,要注意通風。
城區六成樹木穿上“冬裝”
隨著港城氣溫漸低,綠化樹木也由生長期轉入了休眠期。城區主次干道沿線的綠化樹木是否做好了防寒越冬準備了呢?連日來,筆者在城區主次干道沿線綠化帶、人行道上發現,主次干道沿線不少樹木、行道樹在離地1米左右的高度已被涂上白色涂料,同時對枯枝也進行了修剪。名貴樹木已經做好了防寒越冬準備,早早穿上了“冬裝”。
11月22日上午,筆者跟隨海州區綠化部門工作人員查看城區綠化越冬準備工作時發現,連日來,城區通灌路、海昌路、南極路、人民路、大慶路、建設路、隴海路、龍河路等主次干道,扁擔河游園,新站游園,龍尾河生態走廊,西小區怡和苑,南苑,新海苑,景苑等游園的綠化樹木正在進行涂白及保暖工作,數百名工作人員分布在各條主次干道進行樹木涂白及纏繞草繩保暖等準備工作。
據海州區綠化一處有關人士介紹,為了應對此次寒潮來襲,連日來,綠化部門數百名員工積極投入城區綠化樹木保暖過冬工作,目前城區六成以上的綠化樹木完成了涂白及過冬保暖準備工作。據有關人士介紹,自10月下旬以來,綠化部門先后對管轄范圍內的所有苗木進行了冬灌,以增加土壤水分提高植株的抗凍能力。同時,對轄區內的所有喬、灌木進行樹干涂白,涂白材料是由石灰和辛硫合劑為主熬制而成,它不僅可以增強樹木的抗凍能力,還可以防御病蟲害的滋生。
針對去年出現的香樟等名貴樹木受到凍傷出現傷害的情況,連日來,綠化部門組織數百名綠化工人投入一線工作,對一些如香樟等抗寒能力弱的樹種進行了草繩和塑料薄膜繞干等保護措施。對于城區主次干道沿線栽植的落葉樹種,在樹葉落盡后進行冬季修剪。將枯死枝、衰弱枝、病蟲枝等一并剪下,并對生長過旺枝,進行適當回縮,改善樹冠內部的通風透光條件,培養理想的樹形,對于較大的傷口,用藥物消毒,并涂上傷口保護劑加以保護。
據介紹,冬季給樹木涂白可以有效地防止冬季樹木凍害和抽條,同時也是對白粉病、腐爛病及潰瘍病等蟲害的防治。而修剪病枝、枯枝,主要是增加樹木抗性,增強光合作用,更有利于來年的生長。
醫生支招安全度過寒冬
在民間有句諺語“老人難過冬”,冬天之所以成為老人的一個坎兒,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下降,抵抗力較弱,氣溫的驟降以及冷風的侵襲很容易導致原有疾病加重,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再加上冬季感冒和跌倒多發,老人恢復較慢,也容易加重病情或誘發多種并發癥。
對于老人姜大爺來說,他最怕的就是冬天。老人患有肺氣腫多年,一到冬天就會咳不斷、喘不停,每做一下活動,就感覺呼吸困難痛苦不堪。“每年寒冷的冬天,都是慢阻肺和哮喘病人最難挨的季節。”在市第二人民醫院西院區,呼吸內科主任鐘富寬介紹,每年秋冬轉換季節科室病人明顯增加,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病情反復發作,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們很苦惱。
鐘富寬告訴筆者,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簡稱,就是百姓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阻塞性肺氣腫,是一種破壞性的肺部疾病。患有慢阻肺的患者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只有積極地配合治療才能更好地控制慢阻肺的病情,同時還需要注意慢阻肺的護理工作,比如開窗通風、注意口腔清潔、痰多時盡量將痰咳出、每天有計劃地鍛煉等。
寒潮來了,冬天來了,氣溫下降,心腦血管病也將迎來高發期。市第二人民醫院東院區心血管內科主任孫黎明介紹,很多老人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性疾病,冬季氣溫較低,特別是遇到大風降溫天氣,寒冷會刺激人體血管收縮,從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增加,同時也提高了腦溢血和心肌梗死發作的機率。
醫生提醒,在這個季節要特別注意頭痛、頭暈、心慌、心悸這些癥狀的出現,它們往往預示著血壓的波動、心功能的異常,此時必須要服用藥物來加以防治,千萬不能忽視,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發生意外。老年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密切監測血壓,最好隨身攜帶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藥物,以備發病時及早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