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列表頭部廣告一條

新聞 新聞> 國內外及港城動態

100 位“改革先鋒”中有 13 位江蘇籍人士,還有一位工作在江蘇

【連網】12 月 18 日,慶祝改革開放 40 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宣讀了獲得 " 改革先鋒 " 稱號的 100 名人員名單?,F代快報記者注意到,100 人中江蘇籍人士共有 13 人。他們之中不僅有王大珩、程開甲榮獲 " 兩彈一星 " 功勛獎功臣,也有吳仁寶、吳良鏞這樣走在農村、城市建設發展前列的 " 排頭兵 ",還有體壇杰出代表姚明。此外,還有一人雖然祖籍不是江蘇,但他目前在江蘇工作,即載人深潛事業的實踐者葉聰。他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長、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 蛟龍號 " 深海載人潛水器首席潛航員,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

100 人中 13 位是江蘇籍,還有一位在江蘇工作

快報記者注意到,獲得 " 改革先鋒 " 稱號的 100 名人員名單中,有 13 人是江蘇籍。分別是:

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教師代表于漪 ( 江蘇鎮江人 )

"863" 計劃的主要倡導者王大珩(江蘇吳縣人)

科技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者王選(江蘇無錫人)

保衛改革開放和平環境的戰斗英雄韋昌進(江蘇南京人)

經濟體制改革的積極倡導者厲以寧(江蘇儀征人)

遠洋運輸體制改革的推動者許立榮(江蘇鹽城人)

華西村改革發展的帶頭人吳仁寶(江蘇江陰人)

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吳良鏞(江蘇南京人)

真理標準大討論的代表人物胡福明(江蘇無錫人)

科技產業化的先行者柳傳志(江蘇鎮江人)

體育領域交流開放的優秀代表姚明(江蘇吳江人)

" 張家港精神 " 的塑造者秦振華(江蘇張家港人)

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程開甲(江蘇蘇州人)

還有一位祖籍不在江蘇,但他在江蘇工作,即載人深潛事業的實踐者葉聰

【連線】

胡福明:所有關于改革開放的疑慮都應該消除

18 日,慶祝改革開放 40 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召開。

83 歲的胡福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主要作者,作為 " 百名改革先鋒 " 之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見證了這一振奮人心的時刻。

△胡福明 受訪者供圖

由于年紀大了,腿腳又不方便,胡福明現在很少出遠門。但這次非同尋常,他早早于 13 日乘坐高鐵來到北京,參加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系列活動并觀看紀念晚會。因為需要坐輪椅,這一路都由兒子胡工陪同。

據介紹,此次慶祝大會上,100 位改革先鋒和 10 名國際友人,被鄭重安排在主席臺就坐。

為了方便照顧,會議特意把胡福明和何載、謝高華、孫家棟、吳良鏞、厲以寧這 6 位坐輪椅的耄耋老人和 78 歲的盲人企業家鄭舉選安排在了同一排——第二排就坐。

胡福明說,現場氣氛非常熱烈。" 習近平總書記做了重要講話,系統總結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經驗,全面肯定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偉大成就,同時進一步深刻闡述了堅持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毫不含糊地堅定地宣布了未來改革開放的決策和要求。"

"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說,要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相結合。這句話令我印象最深刻,這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胡福明說。

他表示,聽完習近平講話," 受到很大的鼓舞,受到很大的教育 ",在他看來," 所有關于改革開放的疑慮都應該消除 "。

對于獲授 " 改革先鋒 " 稱號,胡福明感到很高興," 其實我沒做多少工作,只是努力地推動了真理標準的討論,破除了‘兩個凡是’,堅持實事求是,為改革開放提供了理論根據。"

胡福明告訴現代快報記者,18 日大會結束、用完午餐后,他下午回母校中國人民大學跟師友們敘舊。1959 年,他從北京大學新聞專業畢業后,又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研究班學習,直到 1962 年畢業。結束人大的活動、用完晚飯已是晚上 8 點半,現代快報記者跟他連線,因為講了一天的話,胡福明的聲音有些嘶啞,采訪完已經是晚上 9 點,胡福明說,第二天他還要回母校北大參加活動," 難得出門,跟老朋友見面分外高興。"

" 改革先鋒 " 秦振華:大時代造就了張家港精神

12 月 18 日下午,現代快報記者聯系上了參加大會的秦振華。" 習近平總書記回顧總結了改革開放 40 年史詩般的輝煌成就,讓我心潮澎湃、倍感自豪!總書記進一步指明了深化改革開放、戰勝一切困難、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前進道路,更讓我熱血沸騰、激情滿懷。張家港 40 年來的發展,就是堅定改革開放事業、拼搶機遇、擔當實干的創業歷程,我們在奮斗中收獲了幸福。" 秦振華說,他最深刻的體會有三點。

△秦振華 圖片來源:張家港日報 作者:龐瑞和

第一," 對黨忠誠,心底無私天地寬 "。在 40 年改革開放大潮中,他經歷了兩次機遇兩次拼搏,第一次是 1978 年,適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他擔任張家港楊舍鎮黨委書記,在 14 年中,把一個落后的鄉鎮拼搏成蘇州市鄉鎮 " 八顆星 " 典型中的第一塊牌子。第二次是 1992 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他當時 56 歲,江蘇省委讓他擔任張家港市委書記。他一上任就喊出了 " 三超一爭 ",提出了張家港精神," 樣樣工作爭第一 ":搶到了全國第一個長江內河港口開發權,搶到了全國第一個內河港型國家級保稅區,搶建了全國縣級市第一條高等級公路張楊公路,建成了全國第一個城市步行街,6 年內創造了 28 個全國 " 第一 ",張家港從蘇南的 " 邊角料 " 一躍成為享譽全國的 " 明星城市 "。" 我深深感受到,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是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結果,更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歷史雄證!" 秦振華說。

第二," 群眾無小事,鐵心為民辦實事 "。秦振華稱,他是窮苦人家出身,對老百姓的酸甜冷暖有最真切的體會。上世紀 90 年代初期,他喊出了 " 集鎮城市化,城市現代化,城鄉一體化,港口國際化 "," 要把農村變城市,農民變市民 ",在全國第一個實施了城鄉社會保障統籌,建成了全國縣級市第一家從長江深水處取水的 65 萬噸自來水廠、498 萬千瓦發電能力的電廠、" 百年一遇 " 級長江江堤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歷史性地解決了張家港水患電荒問題。他還注重生態環保,喊出了 " 有污染的項目,就是出金子我也不要 ",以鐵的手腕一下子關停了 70 多家污染企業。為了帶領老百姓干事業,他提出了 " 弘揚創業者,支持改革者,鞭撻空談者,懲治腐敗者,大膽激勵開拓者 " 五句話用人方略,工作班子頂著風浪干。" 我深切感受到,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是人民群眾集體智慧和集體創造的結果,我們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辦實,把老百姓當親人,事業就有了無窮無盡的力量源泉 !" 秦振華說。

第三," 人退志不退,位退心不退 "。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 21 年時間里,他把宣傳張家港精神、推動區域經濟協作作為自己的 " 新戰場 ",到全國各地作了 310 多場報告,每次都分文不取。

吳仁寶女兒:現場聽到父親的名字,情不自禁流淚

在獲得 " 改革先鋒 " 稱號的 100 名人員名單中,江陰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就是其中一位,他被稱為 " 華西村改革發展的帶頭人 "。老書記的女兒吳鳳英作為親屬代表出席大會。華西村的 5 萬多名干群通過電視直播觀看了大會盛況。

△吳仁寶的女兒吳鳳英作為親屬代表出席大會 華西村供圖

" 我是第一次走進人民會堂,真的非常激動!特別是在宣布‘改革先鋒’名單時,聽到父親的名字,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淚。" 會后,吳鳳英接受了現代快報記者的電話采訪,她激動地說:" 我父親被評為‘華西村改革發展的帶頭人’,這不僅是我們家庭的榮譽,也是全體華西人的榮譽,更是對全國農民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艱辛付出的肯定!"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40 年來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 "。

華西人對此是深有感觸。半個多世紀以來,華西人在吳仁寶、吳協恩兩位村黨組織負責人的帶領下,以老一輩鄉村人特有的艱苦奮斗精神,創造了華西快速發展、共同富裕的傳奇,把一個 " 一窮二白 " 的江南小村轉變為富甲一方的 " 天下第一村 "。

1961 年,華西村建村時一窮二白。改革開放初的 1978 年,華西全村交稅 28.18 萬,2017 年底交稅 13.56 億,增長了 4812 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目前已經達到 9.05 萬元,是 1978 年時的 410 倍。幾十年里,華西村老百姓住的房子就經歷五次變遷,從不到 30 平米的土坯房、茅草房,換成了現在的別墅房。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村里先后建起了文體活動中心、健康體檢中心、月子療養中心、老年活動中心,讓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一流的健康服務。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宁市| 南阳市| 新野县| 竹北市| 金乡县| 遵化市| 本溪市| 资溪县| 和林格尔县| 连州市| 诸城市| 东乡| 南丹县| 三明市| 兴海县| 交口县| 青海省| 靖远县| 石渠县| 龙井市| 信阳市| 资中县| 吐鲁番市| 葫芦岛市| 集安市| 伊宁县| 塘沽区| 太仓市| 高碑店市| 泗阳县| 宿迁市| 城市| 文山县| 吉隆县| 兴业县| 潍坊市| 达孜县| 当阳市| 营口市| 武夷山市| 贡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