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李耀華)請家政公司幫助除塵,街頭面食店訂購包子,大酒店預訂年夜飯,新衣、鞋帽網上購。春節日益臨近,喜歡忙年的市民早已不再“忙”,他們照常上班或忙其他事情,坐享送上門的年貨,坐等新年的到來。這種忙年與昔日親力親為式忙年相比,已發生根本變化。有人或許認定如此忙年少了幾分“年味”,誰又能說這些新變化不是反襯出港城的社會進步?
曾幾何時,港城人忙年那是真的忙。不必說,包子、饅頭要自己蒸,魚肉制品要自己做,一家老小的衣服都要自己縫制。那種純手工年貨制作,不是忙壞了母親的手,就是父親“跑斷了腿”,總之是上班或農活以外的忙活。如今的忙年,基本是到街上一趟,順便逛個超市,大部分年貨就已備齊,回家還可以輕松看電視。忙年過程中“年味”或許少了一點,但相形之下,誰不愿意享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類似新式忙年,無論是在城里,還是在鄉村,都已變得極為稀松平常。這種稀松平常,顯然是港城社會發展進步累積的結果。近年來,對于如何解決忙年,以騰出手來更好享受生活的難題,從城里到鄉下都在努力,畢竟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同時,漸漸富裕起來的市民也逐漸改變了固有忙年模式。要說這種忙年方式讓年味淡化,試問,誰還愿意像以往那樣在寒風中忙得不可開交?即使是最為偏遠的鄉村居民,也決不會用原始的石椎來舂米了。更何況,現在的忙年是線上、線下同時忙,即使你有數不清的忙年項目,也會在短時間辦得“妥妥的”。享受全新休閑生活,享受合家團圓之樂,比原始的忙年更時尚,更有美滋滋的年味。
忙年的新變化,無疑是港城社會發展進步的縮影,從中可以觀察到港城新變化的韻律。同時,腰包鼓起來的市民生活早已發生翻天覆地地變化,即使是“平常日子”也與昔日過年沒有質的差別,無論是衣著服飾、日常飲食,還是娛樂休閑,都如當今很多港城老年人所說,咱們現在每天都是過年!忙年就是這樣慢慢變化,年味并沒有真正淡化。因為過年與“平常日子”差別越來越小,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最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