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徐黎一 周彤) “早上去蒼梧綠園邊上的巷子里吃豆腐腦、雞蛋餅;午飯在景區里解決;晚上到民主路老街、鹽河巷邊逛邊吃,重點是一定要吃到娃娃魚……”為了迎接近日來連旅游的揚州姐妹,筆者的婆婆特別制定了這份旅游攻略。
筆者發現,隨著包括自由行在內的大眾旅游興起,越來越多的游客將吃作為行程中的重要一環,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而吃作為旅游六要素之首,不僅能讓游客獲得滿足,更能成為一座城市的特色元素,為城市旅游加分。眼下,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已到,港城可以為游客提供哪些吃的?又有哪些需要提升和改進,能成為旅游的加分項?近日,筆者進行了調查。
街區經濟+互聯網美食讓游客選擇多起來
“我們現在基本不安排晚餐了,一來可以降低團費,二來可以讓游客自己選擇美食,有機會多嘗嘗當地美食,對當地文化有更多、更深地了解,可謂一舉多得。”昨日上午,在市康輝旅行社營業部,負責人蘇新沂告訴筆者。調查中,筆者發現隨著我市街區經濟的興起,城區內新建改建的各類街區內美食遍布,恰好滿足了游客的這一需求。以往,旅行社都要為游客吃什么犯愁:吃點好的、有當地特色的,餐價就高了,更頭疼的是眾口難調,很難滿足每一位游客的需求。“然而,游客一旦讓導游或旅行社推薦小吃,我們更是很難開口。”蘇新沂說,現在不同了,無論游客想要哪一類的美食,或是地方小吃,推薦他們去鹽河巷、步行街或是民主路基本都能滿足。
不僅如此,互聯網+美食的興起,也讓游客在連的行程自由、舒適起來。“通過外賣網站,我找了一家賣重慶苕皮的小店,評價得分還挺高的。”日前,從南通來連旅游的嚴女士與筆者分享了她的自由行體驗。和嚴女士一樣,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用網絡點餐送到賓館里,這樣做的好處是既不用擔心迷路,浪費旅游的時間,也不用害怕被宰,還能吃到受當地人喜歡的小吃。筆者瀏覽一些美食外賣平臺發現,最近一些原本就熱門的小吃,諸如涼面、壽司、甜品等銷量有上升的趨勢,同時,商品評價也顯示出,外地游客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
“吃”什么當更受重視
然而,需要我們正視的一個問題是,自由行與休閑旅游正在成為旅游業的主導。因此,我們需要花上更多時間來研究“吃”什么。筆者了解到,此前我市各大景區的游客接待占比中,團隊游占據90%以上,大多數游客來連沒有自主性。再加上受團費影響,每位游客每頓的團餐費用常年保持在20至30元。不僅旅行社不在餐飲上花費心思,就連餐飲業自身也抱著滿足游客溫飽而已的心態,土豆絲、西紅柿等夏季家常菜是團餐的主導,游客想花錢吃點海鮮最多也只能加上水煮東方蝦或是爆炒花蜆。長此以往,吃不好成為旅游團隊的一大詬病,這樣的產品更是無法體現我市作為海濱旅游城市的特色。
和以前相比,現在的情況恰好反了過來。“從2014年之后,自由行比例就開始逐年上升,今年‘五一’小長假時的占比更是達到了70%以上。”市旅游局市場處所做的調查數據如此顯示。這一變化在我市體現得最為明顯的是讓很多原本做團餐的餐飲企業著手轉型,除此之外,并無明顯變化。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游客的消費需求已經到了去日本健康檢查,到馬爾代夫拍婚紗照,到大堡礁考潛水執照的個性、特色階段,而我市許多旅游相關產業的經營者的觀念還停留在,中國人這么多,就算只做一錘子買賣也足夠吃一輩子的階段。這樣的產業狀況和業態心理,一旦碰到游客們不滿足于“上車睡覺、停車撒尿、下車拍照”就會被動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從自由行游客的需求著手,提升吃、住、行等旅游要素關鍵環節的服務內容和品質,讓我市的旅游產品能夠更加符合游客的需求。
如何讓“吃”成為旅游加分項
業內人士認為,“吃”完全可以成為旅游業的加分項目。我們不妨通過旅行社這樣的中介,對整個產品進行包裝,走市場化道路。“可以鼓勵旅行社將吃作為一個重要的、特色的產品加在線路中。”市縱橫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張小培說,甚至可以讓吃什么成為一條線路的主導、主題、吸引游客買單的主要因素。而筆者了解到,就在一個多月前,臨近的日照就開始推廣99元游日照的旅游線路,其中除了海濱旅游,重要的吸引力就是一頓海鮮大餐。這也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在休閑旅游時代,必須以游客需求為出發點,不斷調查他們的需求,以及需求的變化,只有如此制造出的產品才能符合市場的需求。
此外,“吃”不應該單獨存在,而是與地方的生態、地理特色等結合起來,成為加分的項目。眾所周知,香港的夜景非常迷人,尤其是夜晚的維多利亞港更是游客必去的景點之一。而當地旅游的做法,是將晚餐與觀賞迷人的夜景兩個產品相結合。也就是讓游客在游輪上,在大海中邊航行看夜景,邊吃晚餐。不僅如此,游輪上,旅行社還安排了外籍友人的助興表演。可以說,一頓飯吃出了香港的多個特色。作為海濱城市,我們山、海、溫泉等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是否也能借鑒香港的做法與經驗,讓游客能夠在行程中獲得更多,尤其是通過美食體驗當地的特色,讓吃為旅游行業加分。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