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藺寧君(市政協委員、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近年來,隨著連云港港“一體兩翼”和灌河流域的開發,灌河港區迅速發展,臨港產業集聚也已達到一定規模,臨港產業和港口集疏運對灌河航道的通暢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是,因受自然潮汐攜帶泥沙、隨流速降低而沉淀的影響,灌河航道上游武障河航段呈淤積狀態,雖然采取了一定的養護措施,但效果不明顯,船舶通航運行困難,該段航道成為灌河航道的“中梗阻”航段。如不解決淤積問題,不僅影響灌河航道集疏運功能的發揮,而且也將嚴重影響灌河港區、灌河流域的開發建設。
經交通部門觀測,武障河水利閘在無泄流的情況下,武障河航段日淤積平均厚度在0.015米,年平均淤積厚度在3~5米,淤積土方量在200方以上,因此,以工程疏浚措施保障灌河航道武障河航段暢通問題不現實,也不持久。據了解,灌南鹽東控制管理處經過30多年的實踐摸索,在維持河道沖淤平衡方面形成了成功經驗,證明保持水利閘一定下泄流量放水沖刷的情況下,絕大部分航段能維持平衡狀態。因此,利用武障河閘泄水沖淤,再輔以局部航段工程措施清淤是解決整個航道通暢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建議相關縣區和部門協調形成武障河水利閘泄水沖淤長效機制,并長期實施;同時,督促相關部門加強武障河水利閘泄水沖淤方案研究,并組織對鹽灌船閘下游引航道、武障河航道進行長期斷面觀測。通過放水沖淤輔以局部航段工程措施清淤,維持灌河航道上游武障河航段沖淤平衡,實現灌河航道高效暢通,為灌河港口、沿海開發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王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