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教師簡介:崔倩倩,任教于新海實驗中學延安校區中學一級教師,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市地理學科基本功一等獎、市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多次獲得各級各類教育教學類比賽獎項,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并參與課題多項,多次參與編寫八年級地理同步導學、建構式生態課堂及中考復習指南等輔導用書。
連云港市中考地理學業水平考試是既有畢業會考功能又有升學考試功能的“二合一”考試,它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八年級地理復習時間短、內容多,對于學生來說,如何進行高效復習以應對中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學生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要有明確的目標,并且制定合理的切合自身的復習計劃,并且在課外也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其次,要抓住課堂,向45分鐘要效益,在課堂上要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認真做好筆記。
歷年來,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以下幾種錯誤行為:一是過度依賴中考指南和復習提綱,認為將《中考指南》或者提綱背完了就萬事大吉。二是復習時只采用單純的機械記憶的形式,背誦老師下發的提綱,不愿意自己動手建構知識體系。三是在復習過程中只背誦文字部分,忽略了地圖的重要性。例如,有許多學生能夠準確無誤的背誦出中國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但是卻不能在圖中找到這三座山脈的具體位置。四是在復習過程中只看不寫,只背不做,以至于在考試中出現書寫不規范,甚至有較多錯別字,卷面不清晰等情況。
所以,在中考復習過程中,學生應該做到以《中考指南》中概括的知識體系為線索,以課本為主體,重視課本,吃透教材,書不離手,特別是課本中大小標題(黑體字)的內容,它們概括性強,重點突出,課本中的“活動”、插圖圖表,重要的閱讀材料也不能疏忽;并且能夠自己動手,構建自己的知識脈絡,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復習。只有這樣,知識才會深扎在大腦深處,形成深刻的印象。
對于地理學科而言,地圖是第二語言,是地理知識的綜合載體,在越來越趨向“無圖不題“的考試中,學生讀圖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地理成績的好壞,而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也是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急需克服的一大難關。初中地理知識偏向基礎,所考的地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復習中學生一定要多看圖,多填圖,多析圖,多繪圖,尤其是自己做過的試題中所出現的地圖,要對圖中的所有信息進行逐一分析,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試題所考的內容,這樣試題才真正實現了它的價值與意義。
總之,在最后的復習中,若能按照科學的計劃,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就能使自己打下扎實的地理基礎,學會用地理思維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
莊婷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