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王雅萱)將經過篩選的粉煤灰與水泥充分攪拌,通過注漿機加壓送入鉆孔,塌陷區局部就被混凝土漿填充……4月9日,記者在新浦磷礦塌陷區整治現場看到了這樣的施工場景,目前項目已累計完成注漿4000立方米。據了解,這個塌陷區未來將完成總計80萬立方米注漿,其后將建設生態濕地公園并發展其他產業,力圖通過生態治理與產業治理相結合的新模式,把塌陷區地質災害轉化為生態紅利。
(礦塌區修復治理施工現場)
(礦塌區生態修復整治規劃圖)
新浦磷礦塌陷區又稱采空區,占地面積約0.65平方公里,位于海州大浦河以東、科技一路以西、310國道以南,與月牙島風景區僅一河之隔。1966年起,該礦區由連云港市新磷礦化公司持續開采,并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由于這里出現較大面積的地質塌陷,礦區于2016年被依法關閉,目前周邊居民全部已完成拆遷撤離。2018年8月,經國家發改委批復,并通過嚴格論證,連云港市著手對新浦磷礦塌陷區實施生態修復,該片區規劃設計突出生態綠色主題,按照高端商務及專業市場進行設計。
(礦塌區局部現狀)
記者在現場看到,塌陷區堆積了大量尾礦砂和粉煤灰,地勢低洼處多有積水,更多地面為野蠻生長的蘆葦所覆蓋。在看不見的礦區地下,是-50米至-440米大面積采空區。新浦磷礦塌陷區生態修復工作對周邊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做好生態修復,不僅能改善塌陷區整體面貌,解決塌陷區所帶來的環境問題,還能實現塌陷區的產業轉型發展。而要做好塌陷區整治,就必須首先完成地下采空區修復工程。
(新浦磷礦塌陷區生態修復工程啟動)
據項目現場負責人陳增福介紹,修復工程項目前期總投資2.47億元。在去年11月進場,并完成前期圍擋和防塵后,施工機械正式進場。目前已完成鉆機機械鉆孔施工20個,8鉆個孔注漿作業正同步進行,每天有150余名工人施工作業,已累計注漿量4000立方米。今年年底,將完成采空區注漿56萬立方米,并完成剩余全部機械鉆孔385個,修復工程將于明年上半年完工。項目建成后,將從根本上消除新浦磷礦周邊地質災害隱患。
(前期治理修復的部分礦塌區,已成環境宜人的濕地)
塌陷區修復后,海州區將統籌推進沉陷區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建設,加快生態修復與環境整治,積極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力爭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的“三贏”效果。圍繞片區及周邊區域特點,將在原礦區采空區清發路以西范圍建設一個面積達73.3公頃的濕地公園,其中中心湖區33.3公頃,將依托臨洪河濕地資源,打造休閑旅游觀光生態濕地公園。修復完成以后,這里還將盤活采空區及周圍200公頃土地,大大改善周邊生態環境。鄰近將建成特色創意研發孵化中心、花園商務區、安置區和汽車銷售服務區。屆時新浦磷礦也將真正結束歷史使命,并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