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家長們大家早上好,我是格林書蟲館的王老師,我想問一下小朋友們,今天是星期幾?”
“星期一!”
“那小朋友們為什么今天沒有去學校?對,因為清明節要放假3天,為什么清明節會放假呢?因為清明節和春節、端午節還有中秋節并稱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所以清明節還會放假,而且清明節還是春天的第5個節氣,我們今天分享的《感受二十四節氣——春種》,就是來講講春天的6個節氣……”
4月5日,是清明節假期的最后一天,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新東街道辦事處的會議室里,洋溢著滿滿的“書香”,一場全民閱讀進社區活動,讓孩子和家長們在室內也能通過繪本感受到融融春意。
近年來,海州區整合資源,不僅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全民閱讀進社區活動,還在社區推出送書上門服務,將“書香”真真切切送進居民家。
走進社區,送“故事”更送“秘訣”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而基礎閱讀的種子也正是在家庭里播下的。大多數家長都了解閱讀的重要性,不過,怎樣挑選適合孩子的圖書,如何養成閱讀的習慣,仍然困擾著許多父母。海州區推出的全民閱讀進社區活動,不僅送“故事”還為父母們送上了閱讀的“秘訣”。
作為海州區首家社區圖書館,去年以來,格林書蟲館承辦了海州區全民閱讀辦組織的閱讀活動108場,走進32個鄉村農家書屋、29個社區閱讀室、47所學校和幼兒園,推廣繪本和親子閱讀理念。舉辦了30多場父母沙龍,指導親子閱讀方法,不少家長還成為閱讀講師,通過打造個人線上線下IP,為全民閱讀發揮自己的能量。
“除了像二十四節氣這樣的民俗專題,我們還會在社區分享人際交往、生命教育、品格塑造、自然科學,以及健康知識專題。孩子和家長們可以從中收獲閱讀的快樂,如果深入體會家長還能學到養育知識。” 格林書蟲館的王紅梅老師介紹說。
她建議家長要更多地帶孩子去新華書店、圖書館、繪本館,把選書的權利交給孩子,“幼兒階段的孩子不能單純為了識字而看書,家長和孩子依偎在一起,由閱讀的幸福感陪伴長大的孩子,不可能不喜歡閱讀。當家長發現孩子有閱讀的興趣,一定不要放任不管,可以一起制定一個21天打卡計劃,鼓勵孩子連續堅持就可以獲得獎勵,孩子為了嘗到勝利的果實,愿意去努力,肯定會慢慢愛上讀書。”
送書上門,享便捷“悅讀”生活
在海州區新東街道,轄區內不僅有新華書店,還有5所中小學和多所幼兒園,形成了獨特的資源優勢,街道對接各單位除了推出 “以書寄情,感恩母愛”讀書沙龍, “閱讀進校園”、“書香童年”繪本閱讀等特色活動,還邀請作家、學者舉辦讀書報告會,并扶持和引導基層“書友會”等形式的群眾閱讀活動等。這其中,最受居民歡迎的就是送書上門、家庭閱讀打卡,以及書籍交換活動。
去年年初,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但外倉社區的“家庭閱讀”行動并未停歇。社區建立了微信群,每天由家長帶著孩子至少讀書1個小時,閱讀時間最長、讀書最多的家庭將獲得一本書的獎勵。因為疫情無法外出的孩子和家長,在書籍中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活動發布后就吸引了20余戶家庭參與,隨著活動的推廣,約35戶家庭參加打卡閱讀。有的家庭起初是媽媽帶著孩子閱讀,后來爸爸也參與進來;有的家庭家開始是父母讀給孩子聽,后來孩子也能流暢地給父母講故事,居民們在親子閱讀中獲得的不只是知識,還有濃濃的親情。
為了方便居民讀書,外倉社區還開展了借閱送書上門服務。居民把想看的書通過微信發送給社區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在做好書籍登記后,就會將書給居民送上門,歸還的書,社區工作人員也會進行消毒處理。不少居民在等待復工的日子里從閱讀中感受到了寧靜和快樂。
下一步,新東街道將把誦讀、比賽、講座等傳統閱讀活動與互聯網線上平臺融合,不斷擴大全民閱讀活動影響力,讓閱讀走進更多居民心中。( 記者 郭琳 通訊員 陳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