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坐落于山海風光之中的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海州灣街道棠梨社區,黨員和志愿者們十多年如一日幫助轄區困難群眾排憂解難,給眾多困難家庭點亮了希望的“心燈”,在民眾中激起爭做好人的暖流。
在山海美景的孕育下,一個個充滿正能量的好人涌現,一支支充滿愛心的隊伍壯大,“人人敬”“人人幫”“人人學”的風尚已成為棠梨社區的新時代精神面貌,也成為當地山海美景中不可缺少的一筆重彩,溫暖著這里的人們。
不謝幕的“暖心故事”
家住棠梨社區的劉玉英,是個身殘的85歲貧困老人,兒子患有帕金森綜合征,兒媳精神二級殘疾,生活不能自理,更無法贍養老人。2010年3月,時任社區老支書在走訪中了解到老人的困難情況后,與老人結成了幫扶對子,十多年來,棠梨社區的黨員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日常生活,按時給老人購買生活用品和食物,每周都有黨員上門為老人打掃室內衛生,并輪流照顧老人及其兒子兒媳的起居。
每逢節假日,黨員都要前去看望,并備上豐厚的節日禮品,噓寒問暖;家中需要交的水費,黨員們就主動自掏腰包為老人交上;家中的電器壞了、電線短路了,黨員及時幫助其維修;聽說老人病了,黨員們及時將老人送去就醫,黨員們輪流日夜守候照顧……
在棠梨社區,這樣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十多年來,他們愛心幫扶社區困難人員,每一名黨員都是人們眼中的“活雷鋒”……
不孤單的“空巢老人”
為幫助獨居老人和留守困難兒童等弱勢群體,棠梨社區的黨員志愿者們,不僅為空巢家庭做義務服務、獻愛心,還專門建立了老年人“溫馨之家”,創辦了QQ群、“連心家園”等交流溝通的平臺,通過組織“空巢”老人旅游、建合唱團、辦舞蹈隊等方式,幫助他們走出孤單與寂寞。
與此同時,他們邀請醫護人員組成心理輔導隊,為空巢人員進行心理輔導,盡可能幫助其緩解精神抑郁、疏導心理障礙、解開自閉心結。社區組建以黨員志愿者為骨干的家庭義務幫扶服務隊,由一技之長者組成家電維修、房屋修繕等7支專業化志愿者服務小分隊,開展了心理疏導輔導等服務。并堅持在春節、中秋等重大節日,開展“節前送溫暖”慰問活動,對轄區“空巢家庭”進行上門走訪慰問,傾聽他們的訴求,讓他們健康生活、快樂生活。
“多虧了社區這些黨員的照顧,我才能衣食無憂地活到今天,社區黨員個個都是好人,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談起照顧老人,空巢老人陳學武有著說不完的感激話語。
不間斷的“愛心接力”
近年來,棠梨社區黨員因工作需要調動或退休人員不在少數,但是自從承擔起照顧部分失獨老人、獨居老人后,黨員們的“愛心接力”從未間斷。
“我們棠梨社區已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社區的每名黨員都要定期到老人家中為其送口糧、買菜和生活用品,只要老人有困難,黨員們隨叫隨到。”棠梨社區黨委書記張澤臘說,10多年來,棠梨社區的黨員變動很大,但他們照顧老人的熱情始終不減。在棠梨社區黨員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們頤養天年,過著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棠梨社區黨員們的愛心行動引來了無數追隨者。2010年3月,棠梨社區發起以捐資扶貧幫困為目的的“青年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參加的人員從9人已經發展到了150多人,累計捐款50多萬元,幫助了100多戶困難人員家庭;如今,他們定期組織黨員和志愿者開展“清潔家園行動”、敬老“一對一”、留守兒童校外輔導員等多項公益和為民服務活動,已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超萬件,在當地被傳為佳話,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作者: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