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電瓶車也有了專門的通行區域,行人和電瓶車再也不搶道了。”近日,家住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的李女士看著紅綠燈路口的小變化,心中格外喜悅:“不僅如此,一些主要路口,還畫出了醒目的右轉危險區,提醒市民注意安全。”
對人行道板磚進行維修
一個井蓋、一盞路燈、一條標線、一個標識……這些東西雖小,也是城市的一部分,為市民服務著。該縣在城市建設中,既注重推進城市主要道路、主要節點建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同時關注背街小巷、老舊小區等“微更新”“微治理”,讓市民在小細節中感知城市溫度。
對破損窨井蓋和道路進行改造提升
維修提升后的窨井蓋
市政設施小維修,讓市民通行不再“磕磕碰碰”
小小井蓋,影響道路通行,關系民生。因車輛碾壓、施工工藝等多種原因,城區道路井蓋會出現不同程度下沉、破損,車輛經過后會出現“叮咚”聲音,不僅影響行車舒適度,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今年以來,東海縣啟動了城區井蓋修復提升專項行動,購買瀝青養護車、切圓機等設備,對城區主次干道井蓋進行修復提升,以保障市民出行舒適度和安全性,同時全面提升城市道路“精細化”管理水平。在施工現場看到,施工人員利用切圓機對下沉的井蓋周邊進行精準切割,不一會兒,一個標準的圓形便切割完畢。工人再用風鎬機進行破碎,經過清理表面后,將在現場制作的瀝青混凝土填入井蓋周邊,立即進行震實,一個井蓋修復完畢,且與周邊道路齊平。
“過去井蓋修復因瀝青用量少,難以從攪拌站購買,只能采用水泥進行修復,由于水泥需要養護時間影響道路通行。如今,現場制作瀝青混凝土,修復完畢立即恢復交通,非常方便快捷。” 東海縣住建局城建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經實現了瀝青混凝土現場攪拌,井蓋修復切割更準確更美觀,已利用此套設備修復破損井蓋500余個。
與此同時,東海還對城區20余個公園、廣場、街頭游園、健身步道的健身器材、室外休閑板凳、木棧道等進行維護更新,提升市民休閑鍛煉的體驗。
對公園廣場娛樂設施進行維護出新
對道路雨水篦進行維修
背街巷道小治理,讓市民生活不再“朦朦朧朧”
亮了!靚了!近日,東海縣東蔡北巷正式亮燈,結束了一直以來沒有路燈的歷史,極大方便周邊市民出行。
東蔡北巷為該縣連接振興路與干休巷的一條小巷,無法通行車輛,也不具備安裝大型路燈條件。東海縣住建局根據周邊實際,經過與周邊居民多方協商,采取將路燈安裝在小區院墻、居民房屋上的方式,實現了路燈安裝。據了解,該縣城區背街小巷基本實現了路燈安裝全覆蓋,并不斷加大排查和維護力度,確保亮燈率和完好率,切實保障民生需求。
變化的不僅如此,東海縣今年推進老舊小區改造70個,對老舊小區排水、落水管、路面等進行改造,增設停車位、健身區等。同時對老舊小區集中的小巷道、小街區進行了重點治理,對墻面、道路等進行出新,提升群眾生活體驗,讓小巷居民感受到城市建設的溫度。
背街小巷安裝路燈
城市家具小更新,讓市民體驗不再“鬧鬧騰騰”
“電瓶車請走電瓶車道,請注意大型車輛的轉彎差。”近日,在該縣的主要路口,全部施劃出了電瓶車道、禮讓行人等地面交通標識,一旁的志愿者不斷提醒市民按標線通行,整個交通路口通行更加順暢便捷,互相搶道、“一窩蜂”通行基本消失。
施劃人性化交通標識
隨著城市標準化建設的加快,公交亭、垃圾桶、道路交通護欄以及交通標識、標線、標牌等被形象稱為城市家具。東海縣在新建改建道路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配置城市家具,城市面貌、功能煥然一新。與此同時,通過不斷設置一些小標識、小標線等微更新,提升市民生活體驗。今年以來,東海先后設置完善了道路交通標線、路燈定位標識牌、公共廁所指引牌、小區15分鐘生活圈指引牌、消防應急指引牌等城市小家具,讓出行更安全順暢、“方便”更方便、生活更舒心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