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涼爽的秋風和煦輕柔,走進沙口村,文明和諧的氣息撲面而來,一眼望去規劃整齊的街巷、寬敞開闊的小康廣場、綿密平坦的綠草坪……入眼皆是沙口村最美的風景。
沙口村位于連云港市贛榆區宋莊鎮最北部, 是個典型養殖漁業村,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形成了以養殖、鮮活快運和漁網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體系。為了養殖產業提質增效,沙口村將鮮活外銷、冰凍冷藏與烘干深加工相結合,推進養殖、加工、銷售成鏈式發展,提升了水產品的附加值,年運銷量達2200噸,村集體年收入520余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2萬元。并先后獲得國家級生態村、省級文明村、江蘇最美鄉村、全市經濟發展十強村、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等稱號。
村集體富裕了,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現代化。從空中望下去,一排排規劃整齊、建設精美的農村自建房,不禁令人感嘆村子的富裕美麗,引人深入村內,一探究竟。由西向東望去,矗立在入口處的大門樓,提升了村子的整體形象,地面上規劃整齊的交通指示標線,讓人錯以為來到了城區內。
小康路上,群眾幸福是第一目標。沙口村結合實際打造“15分鐘村居為民服務圈”,重點培育“零距離”便民服務、“夕陽紅”居家養老、“一核三會”村級治理、“沙口劇場”文體娛樂等7大服務空間,為村民們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綜合服務。投資建設的三處村民休閑廣場,新增綠化面積3萬多平方米;安裝太陽能節能燈120多盞;統一建成水沖、環保式廁所569座;率先在全鎮投入960萬元建設老年房160余棟,極大解決了養老難題;投入700余萬元新建養老護理中心,專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自從村里修建了廣場,大家茶余飯后也有了散步的好去處。”小康廣場儼然成了村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精心打造的黨建文化主題廣場,把黨建文化融入到支部陣地和文化廣場建設當中,充分發揮黨建文化的滲透力、影響力,以黨建文化引領鄉村文明建設,以文化建設促進黨建品質提升。
“親幫親,鄰幫鄰,鄰里和,遠勝親”“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在沙口村的大街小巷里,一面面帶有“寬容、和諧、孝悌”等字樣的文化墻,一塊塊印有“文明城市建設”的公益廣告牌,讓文明與文化在村民心間傳遞。
在黨群服務中心外,沙口村鄉賢榜格外引人駐目,江蘇“最美基層干部”劉永強、中國好人張振琦……一個個典型,一個個故事,帶動了村民們“學鄉賢、頌鄉賢、做鄉賢”的良好風氣,文明風尚浸潤著整個村莊。
沙口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年村,不僅讓村內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安,幸福度晚年,更成為沙口村對外展示的閃亮名片。
近幾年,沙口村推動村莊實現“黑化、無桿化、燃氣化、便民化”新四化目標,400余名村民率先進入“氣時代”,徹底讓村民告別了用蜂窩煤 、液化氣做飯的傳統時代。村內道路寬闊平坦,快遞箱快捷便利,無時不刻向大家傳遞著沙口村的生態宜居。
為鼓勵村民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村內引進了新型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機,即將投入使用,村民們在做好垃圾分類的同時還能兌換到洗潔精、飲料、肥皂等生活用品。在沙口村,垃圾分類也能玩出“新花樣”!
農家書屋、青少年活動中心、綠色網吧、沙口村大劇場……15分鐘,短短的一刻鐘,是沙口村村民和小康生活的距離;“城里有的文化場所,沙口村有,城里沒有的,沙口村將來也要有。”這是沙口村的目標。這樣的沙口村,真忍不住給它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