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江蘇連云港:十余年“兩山”之路 小鄉村端起旅游致富“金飯碗”

【連網】8月,云臺山下的金蘇村青巒疊翠、綠樹成蔭,滿目皆是清涼。平坦開闊的綠道串起鄉村校園、千畝生態采摘園、云龍澗風景區、千年銀杏樹等景觀,游客們徜徉綠水青山,享受自然的饋贈。

微信圖片_20200830104814

轉變思路 賣“石頭”變為賣“風景”

改革開放之初,連云港市中云街道金蘇村因為背靠大開發區,發展起紅紅火火的“石頭經濟”,村集體經濟年收入曾高達十多萬元。那時候在村民的眼中,石頭是金疙瘩,礦山是金山。但因為管理缺失,過度開采石料不僅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還造成了生態破壞。最嚴重的時候,采石塘口周邊山體時常出現滑坡、泥石流等險情,村民們祖祖輩輩生活耕種的山林也被毀壞。

1998年,剛剛40歲的金明被推選為金蘇村村委會主任。他在排查村集體家底時發現,村里未經開采的山林越來越少,村里采石場施工難度和危險系數不斷增加。金明說:“山畢竟有開采完的一天,金蘇村必須轉變發展方式。”

通過仔細調研,金蘇村“兩委”敲定了以“生態興村”為基本發展路徑,將旅游業作為發展經濟的主要模式,大力開展景區建設。

找到出路的金蘇人,迅速關掉采石場,準備建設景區,大干一場。然而因為多年過度開采,金蘇村周邊的自然環境慘遭破壞,景區建設施工難度攀升,集體資金捉襟見肘,村“兩委”決定發動廣大黨員和群眾,參與到招商引資大軍中,尋找合伙人共同開發。經過艱難的談判,金蘇村同投資商簽訂了30年的山場承包合同,金蘇村從賣“石頭”變為賣“風景”。

推平復綠 生態旅游注入發展新活力

一場雨過后,云龍澗風景區內溪水潺潺,水簾密布,人走在其間如入畫中。

云龍澗風景區所在地原先叫瀛洲島,島內有白龍澗、青龍澗兩大澗。因為常年的采石開發,山林的植被嚴重破壞,瀛洲島要變身云龍澗風景區首先必須要修山。

“被開采過的山體山土薄、石頭多,有的石頭比房子還大,樹木不容易存活。”作為曾經的種樹人,村民金立香回憶,那時候瀛洲島山上山路嶙峋,一棵棵樹苗都需要人力背上山小心栽種。因為山體破壞嚴重,水土流失,不定期還需要運水上山。

為了盡快恢復山林綠化,金蘇村“兩委”鼓勵山林承包戶建設經濟林,引導村民參與村莊植樹,6家山林承包大戶積極響應,投入100多萬元,在占地總計3580畝的山坡地上見縫插針,栽植板栗、銀杏、大杏、油光桃等果樹。不到3年的時間里,金蘇村昔日的采石塘口實現了推平復綠。

“欠自然的賬是大賬,不能不算、更不能不還,要不對不起子孫后代!”金明說。在一眾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滿目瘡痍的“瀛洲島”化蛹成蝶,鳳凰涅槃,變為現有面積10.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的國家AAA級原生態旅游風景區,成了遠近聞名的江蘇省“小張家界、小黃果樹”,云龍澗風景區也成為金蘇村新的支柱產業。

“看見荒山成了綠山,那么多游客過來旅游,心里甭提多得勁了!”74歲的金蘇村村民蘇德材激動地說,在他看來,云龍澗之所以成為當紅的旅游勝地,除了歷史和自然留下的珍貴物產外,和當地發展思路的改變也有著緊密聯系。

在金蘇村的崇善寺有一座千年銀杏。每到秋季,連云港市民常常前往當地打卡,金色的銀杏葉刷爆朋友圈。

微信圖片_20200830104817

內外兼修 日子越過越紅火

金蘇村借助這樣的美景打造了千年銀杏景點,讓藏在大山里的美景成為港城秋季最重要的風景。金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云龍澗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以上,崇善寺達10萬人次,旅游門票收入、餐飲、住宿和旅游產品等年綜合收入超2000萬元,吸納本地勞動力就業超千人。2019年,金蘇村村集體穩定收入已經達到25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萬元。

隨著村集體收入增加,金蘇人的生活越來越美好。600平方米文體廣場、60平方米綜合文化活動中心、老年關愛之家讓金蘇人生活更加豐富多彩。10公里硬化村莊道路、6公里建設污水管網、322戶實施燃氣入戶,讓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攀升。

金蘇村村民蘇正全說:“我住在這60多年了,以前路都是爛泥路,連車路都沒有,但現在全部水泥路都修到家了。村里綠化也搞好了,每家的廁所也改造了,燃氣也入戶了。衛生院、養老院都搞得特別好,看些小病不用出村,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記者 周瑩 通訊員  汪惠萍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都市| 定远县| 怀远县| 盐山县| 蛟河市| 自治县| 中宁县| 漠河县| 新河县| 昌都县| 南安市| 永新县| 白河县| 兴城市| 武鸣县| 辉南县| 西丰县| 湘潭市| 崇左市| 临潭县| 彰化市| 中超| 海门市| 三明市| 连城县| 柏乡县| 黄大仙区| 大庆市| 西青区| 商洛市| 阳山县| 舞阳县| 溆浦县| 宁阳县| 汾西县| 天峨县| 四子王旗| 和平县| 共和县| 太和县|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