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今年以來,連云港市東海縣桃林鎮以公共空間治理為抓手,堅決向“公共空間私有化”現象“亮劍”,聚力解決亂搭違建、空中飛線等“視覺污染”,讓鄉村的每一個空間單元能夠經得起慢看細品。按照“清理、治理、提升、增收”要求,上下聯動,層層發力,讓公共空間真正姓“公”惠“民”。
整治公共資產資源侵占。加大對溝渠河塘、村莊道路及空閑土地等資源資產排查,對應屬于村居集體的土地資源全部清理收歸集體所有。桃林全鎮共排查各類問題8200個,其中道路問題2711個,已治理1462個;排查水體問題356個,已治理241個;排查村莊問題1231個,已治理1154個,排查被侵占土地8500畝,實現村集體增收2100萬元,徹底消滅了一批“空殼村”。
整治公共利益受損。全面梳理各類經濟合同,對有失公允的經濟合同全面規范。全鎮共清理排查經濟合同690份,發現問題71個,問題資金218萬元。對清理出的有失公允合同,在縣產權交易平臺重新公開發包,累計公開發包各類資源資產43筆,發包金額3900萬元。
整治無章公共秩序。加大對違法違規建筑的整治拆除,對部分群眾私自在道路兩側、村莊規劃以外、溝渠河道旁邊、集鎮區等違規搭建的房屋、棚舍等強行拆除。全鎮共排查違建311處、19.33萬平方米,已整治289處。
整治公共人居環境。結合公共空間治理,突出生活垃圾、廁所糞污、生活污水、河道溝渠、農業廢棄物等“五堆”“五亂”開展集中整治。全鎮共整治村莊小巷509個,清理垃圾雜物880余噸,拆除戶外旱廁340個,拆除廢棄畜禽養殖場(戶)200個,清理疏浚河道35條、24余公里,整治河湖“三亂、兩違”82項。
整治公共服務缺失。結合農房改善,充分利用空間治理騰退出的空間,進行規劃建設。全鎮共建設市民廣場4個,添置建設器材6套,建設公廁5個,安裝路燈450盞,鋪設道路35公里,化解村級債務480多萬元。
公共空間治理小切口,譜寫出鄉村振興大文章。該鎮在以公共空間治理為抓手、全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的過程中,積極引導村民參與治理,從“公家的地方被侵占”,到“我的家鄉我來守護”,思想意識的轉變,讓百姓們更有了主體意識、主人翁意識,也更加有了歸屬感,在公共資源得以共治共享的同時,實現了環境與思想的雙提升,讓群眾有了穩穩的幸福感。
桃林鎮黨委書記陳新玲說:“下一步,我們將扎實推進農房改造和公共空間治理,提升鄉村振興建設品質,加速桃北、桃東、桃西“融城”步伐,打造城市北出入口10里海棠大道景觀帶、東出入口百畝桃花海,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通訊員 李冬 陳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