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我在這里上班,騎車只要十來分鐘,一個月差不多拿到手三千塊錢,還可以照顧家里老人小孩,真的挺好。”今年32歲的徐克兵是江蘇省灌南縣白皂村村民,以前在蘇南打工,自從2019年鎮里搞了白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他家也在拆遷范圍內,便回了家鄉到稻漁混養基地打工,方便照顧老人孩子。
我們白皂村有著濃厚的紅色文化和歷史文化底蘊,所以規劃將白皂新型農村社區定于白皂村東南部,東臨236省道,南靠四級航道柴米河,毗鄰萬畝蝦蟹生態養殖圈和孟興莊鎮返鄉創業園,區位環境、交通條件都很優越。我們還規劃在東側南北路架一座橋,這樣一來,居民到返鄉創業園上班只要5分鐘的時間。往北10分鐘就到蝦蟹養殖基地,很好地解決了群眾的就業問題、出行問題,真正形成了農民的“十分鐘”就業圈,實現農房改善和農民增收同步推進。
白皂村新型農村社區效果圖
白皂新型社區項目確立之初,我們以全面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為宗旨,按照整合重構的設計思路,充分挖掘白皂歷史文化元素,整合各類資源,梳理功能分區,優化空間布局,力求將它打造成具有人民公社時期典型特征的宜居社區。在農房改善中,我把塑造文化特色,留住鄉愁記憶作為核心點,圍繞“特色老街、文化社區”發展定位,充分挖掘鄉土文化,著力建設宜居、宜游、宜業的新型農村社區。
為了保證白皂村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順利開展,我們鎮資金的主要來源是省市縣的專項資金和韓李村土地增減掛指標交易,整個項目總投資2.2億元。在建設之初,我要求公開招標一級資質施工單位,聘請專業資質監理公司對工程業務全方位監督,同時安排鎮三套班子成員專門分管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我基本上每天都會到現場督察施工進度。目前,白皂新型農村社區一期項目進入全面施工階段,329套房屋主體在建。
離開新型社區,我來到一個叫“靠得住”超市的門口,望著遠遠聳立的那顆有百年歷史的銀杏樹。“靠得住”超市老板胥高升在這里生活了大半輩子,他告訴我:“我們家超市也在規劃范圍內,集中居住真的很好,這樣聚了人氣,環境也變好了,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百年白果樹、薔薇、棗樹規劃都保留了下來,以老小學及古樹景觀等文化為載體,打造具有鄉村特色文化的建筑、空間、景觀與活動,也是給遠離家鄉的人留下鄉愁,留住記憶。
我們白皂新型農村社區項目規劃還結合了自然水系,形成“一心、雙軸、多組團”的村莊布局,以公共服務為核心,沿主要道路布置T字型商業軸線,建設多個居住組團;打造高效農業區、現代農業區、特色養殖區和鄉旅服務區。此外,該項目還按照“大集中、小分散”模式,合理布置停車場。規劃形成“濱水、路綠化+中心綠化+游園綠化+組團綠化”的四級體系,配套環衛、雨污管網、道路照明等基礎設施,為群眾提供生態宜居的幸福家園,真正讓老百姓“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