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今日獲悉,江蘇省郵政管理局聯合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科技廳等7部門,發布《江蘇省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對快遞業綠色包裝的具體目標:到2020年,綠色包裝材料比例提高到50%,電子面單使用率達到95%以上,基本建成專門的快遞包裝物回收體系和快遞業包裝綜合治理體系。
這個目標所面臨的現狀是:今年上半年,江蘇人收寄包裹總量為25.5億件。25.5億件件包裹的背后,是25.5億個紙箱、超過25億米的膠帶、25.5億張面單,以及體積龐大的填充物。當消費者喜滋滋的拿到商品的時候,這些包裝物便會被丟棄在垃圾箱,為環保帶來巨大的壓力。
堆成山的紙箱:不堪承受之痛
19日上午,在南京新城科技園區門口,京東快遞的員工張劍正在送件??爝f專用電瓶車的車廂被各種大小不一的紙箱裝滿,大件放門衛、小件投快遞柜。記者數了一下,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他搬了三十多個包裹下來。幾乎每一件都是紙箱包裝,有的是里面紙箱、外面套著灰色的快遞袋,快遞袋的外面,又緊緊地纏繞著幾圈膠帶。在大件貨物里面,有不少是泡沫箱。張劍說,水果生鮮大都用泡沫箱,里面還配了冰袋。
18日下午,在一個美食交流群里,網友“牽著蝸牛去跑步”曬出了自家剛剛收到的包裹:“兩串青提,一份山竹,4瓶醬油,兩個佛跳墻,這么一大疊(包裝箱)”。照片上是四個泡沫箱、一個紙箱。群里的網友紛紛評論:箱子浪費。
記者算了一下,如果去超市采購這些商品的話,一只大號的超市購物袋就能裝的下。而采取網購的方式,無形中卻增加了這么多的垃圾。電商的快速發展,方便了消費者,卻帶來了巨大的資源浪費,著實令人心痛。讓快遞包裹綠起來,刻不容緩!
目標:綠色、減量、可循環
此次江蘇8部門聯合發布的《江蘇省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以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為目標,注重源頭管控,減少過度包裝,倡導綠色消費,促進資源利用。
在《實施方案》中,除明確2020年的時間節點,明確“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提高到50%,基本淘汰重金屬等特殊物質超標的包裝材料”外,還明確了主要任務。
落實快遞業綠色包裝法規標準,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復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財務措施回收快件包裝材料。
建立健全快遞綠色包裝和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技術規范和標準,構建江蘇省統一的快遞包裝產品綠色標準、認證、標識體系。
增加快遞綠色包裝的產品供給,引導和支持各類企業加大對快遞綠色包裝產品研發、設計和生產的投入,加強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大力推廣環保袋、中轉站、籠車等物料設備,推行簡約化、減量化、復用化包裝設計技術。
加強快遞包裝回收體系建設,推進在快遞營業網點設置專門的快遞包裝回收區。
“9585”工程:江蘇已有小成
江蘇省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郵政管理局將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作為重點工作。今年年初,出臺了《2019年全省郵政行業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方案》,全面推進行業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建設、規范郵件快件包裝治理工作。組織實施了全省行業生態環境保護“9585”工程,推動郵件快件包裝廢棄物回收箱設置工作。據各企業提供的數據,截至6月底,全省主要品牌寄遞企業電子面單使用率達98.3%,83.6%的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71%, 26%的郵政快遞網點設置了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裝置。
無錫市聯合蘇寧物流共同打造綠色快遞城市,蘇州、淮安等地全面啟用新標準郵政包裝箱,連云港推動企業面單電子化、膠帶瘦身化、包裝減量化、箱體可解化,引導消費者提高環保意識,為推動“綠色郵政”建設注入新活力。
讓包裹“綠”起來,快遞企業已“動起來”
快遞包裹綠色包裝,還需從源頭管控。據悉,自8月9日《實施方案》下發至江蘇各市郵政管理局后,近幾日各快遞企業陸續接到了文件傳達。
目標清晰了,時間明確了,各快遞企業將如何計劃實施?記者聯系了蘇寧物流、京東快遞、順豐速運等快遞企業。
京東物流江蘇區域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2017年,京東物流就發布了循環快遞箱“青流箱”。它由可復用材料制成,箱體可以循環使用,破損后還可以“回爐重造”,無需膠帶封包,在循環使用的同時可做到不產生任何一次性包裝垃圾。近期,京東物流會在南京、宿遷等地投放一定數量的青流箱。
順豐速運也在2018年推出循環包裝箱“豐BOX”,代替紙箱,同時減少內填充和膠帶的消耗。目前在江蘇已投入1.5萬個。另外,順豐還在包裝膠帶、熱敏運單、不干膠紙質運單等方面實施了減量化的措施。
而江蘇本地企業蘇寧物流則與無錫共建“青城計劃”,推動直發包裝、共享快遞盒解決方案。在綠色末端,蘇寧物流還啟動“綠色燈塔”快遞包裝社區回收體系建設,這推動快遞行業綠色循環發展的又一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