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常州:下好融合創新“先手棋”

【連網】  

微信圖片_20190814173018

工業增加值增幅蘇南第一,新增重點產業項目43個,其中100億元人民幣或10億美元以上項目2個;新增產值超億元企業達75個,上市公司累計達61家;率先舉辦首屆世界工業和能源互聯網博覽會,讓工業和能源互聯網賦能“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地標產業品牌……常州市委書記汪泉表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對標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常州以創新、機制、平臺、載體、管理等領域的全面創新、系統創新為引領,揚實體經濟之長,持續深化拓展種好幸福樹、建好明星城新實踐。  

雙網融合,激活工業明星城市“新動能”

對標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基地,常州最大的優勢是制造業。去年工業開票銷售收入達1.15萬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47%,新能源、智能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大產業鏈產值對全市產值增長貢獻率達54%。市委書記汪泉思考的是,常州工業優勢在于制造業基礎扎實、制造門類眾多,缺點在于門類“小而散”、沒有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生態集群,想方設法把原本小而散的“配套產業”“配套企業”串聯成線、成網、成有機系統,大力實施“互聯網+先進制造業”行動和“千企上云”工程,以互聯網思維抓住工業和能源互聯網“雙網融合”突破口。

微信圖片_20190814173023

世界工業和能源互聯網博覽會帶動一批項目簽約:總投資7.15億美元的萬邦開邁斯新能源充電解決方案項目、總投資3.72億元的天合光能智慧能源項目、總投資1億元的科教城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比亞迪華為基于5G智慧工廠合作項目等。在工業和能源互聯網領域,常州正從“跟隨者”向“領跑者”轉型。航天云網、北自所長江研究院、數碼大方、天正工業等一批工業互聯網企業匯聚常州,新增省工業互聯網五星級上云企業4家、四星級9家,總數列全省第一;全省新能源汽車領域唯一制造業創新中心落戶常州,省內本科高校第一家阿里云大數據學院落戶常州大學,天合光能聯手華為、阿里、IBM等國內外16家企業和單位建設新能源物聯網產業創新中心。

天寧區搶抓風口,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共同成立航天云網數據研究院江蘇公司,建設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航天科工常州工業互聯網研發中心獲批省重點項目,生態企業加速集聚,集聚了上下游生態企業20余家,上半年開票銷售突破7.5億元。

一體融合,長三角視角找準中軸“新坐標”

跳出行政區經濟的思維束縛,常州正處于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G42產業創新帶的交匯區,具有多重疊加的優勢。用更大視野和戰略高度跳出常州看常州,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常州將聚焦“一級三區一高地”的戰略定位,下好“先手棋”,加速江蘇中軸崛起。

從交通區位優勢看,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常泰過江通道和常宜、溧高、溧寧、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等項目,城市軌道交通1、2號線與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無縫對接,讓常州成為長三角的“樞紐節點”。

“對標意識”更加強烈,打破壁壘,讓資金、人才、創新要素自由奔涌,讓科創走廊澎湃出越來越強勁的原創力。常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科教城黨工委書記韓九云表示,常州科教城要發揮創新之核的輻射作用,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推動創新創業要素向全市輻射和溢出,真正做到資源有限,創新無限。

今年4月,中以常州創新園整體搬遷至“科創走廊”科教城內,打造中以國際創新村、搭建國際合作平臺,啟動區占地330畝,拓展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中以常州創新園是全國唯一一個由中以兩國政府簽約共建的創新型園區,常州更大的愿景是打造開放式、旗艦型的創新走廊,吸引長三角優質企業落戶。在汪泉看來,牽手創新國度以色列,將打破傳統的招引思維,做中國與以色列創新合作的領航者,實現“創新機制示范、創新要素融通、創新合作引領、創新經濟帶動”的目標。

以色列以其獨有的孵化“土壤”和機制,孵化出不少享譽全球的創業公司和創新產品。以色列趨勢線集團被譽為“全以最佳孵化器”,此次與常州通過成立合資基金的方式,打造高端醫療器械項目孵化器。目前中以常州創新園已集聚以色列及中以合作企業81家,涵蓋醫療健康、現代農業、高端制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等領域,不僅數量領跑全國,業態也最為豐富。

在常州轄市區,對標長三角正在加速。7月30日下午,常州高新區和上海黃浦區簽訂合作協議;溧陽市委全會提出全力建設長三角生態創新示范城市,特別注重吸引長三角豐富的科創資源和優質的公共服務資源。目前,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目湖校區、中科院物理所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上汽集團等項目相繼落戶,帶動溧陽崛起全球領先的儲能產業高地。金壇區提出,將進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車、新一代移動通信和光伏新能源產業。

微信圖片_20190814173031

產教融合,釋放科技產業人才“新活力”

14年科技長征之路,中科院、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30多家知名高校院所與常州“牽手”,2000多個科技合作項目花落龍城,2000多名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落戶扎根,3800多項專利成果在常州轉化。強化創新引領,使科學技術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引領加快發展的強大引擎,為常州打造長三角特色鮮明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奠定堅實的基礎。

常州鼓勵各轄市區、開發區、園區瞄準大院大所,建立重大產學研合作平臺,集聚新型研發機構;鼓勵各鎮、特色園區,開展“一鎮一院”“一園一院”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實現合作雙贏。

如何找準融合發力點?常州工學院黨委書記曹雨平介紹說,學院大刀闊斧調整專業設置,從54個減少到44個,新增工業互聯網、智能電網、空天大數據等專業,對學科領域進行精準畫像,融入創新大局,推進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融合、專業標準與職業要求融合、教學資源與產業資源融合、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教育機制與產業機制融合。日前,“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航空產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獲批國家發改委產教融合項目,到賬資金近1億元,成為全國首批31家、江蘇省唯一獲批該項目的本科高校,基地引企入校,與行業領軍企業新譽集團開展共建。

100位優秀企業家擔任產業教授;工匠大師開設“工作室”,帶著學生學中做、做中學……產教融合和協同創新辦公室,這個新設機構致力于推進高校和企業實現需求和供給、問題和資源的精準匹配。辦公室主任謝金樓的公文包里,常年裝著《常州工學院科技成果匯編》和《常工院科研服務團隊清單》。深入產業園區,解決產業共性問題,目前已有汽摩配產業廢氣處理方案、智能車間、光學生產線改造等項目達成合作。

從聘請“星期天工程師”到產業工程師,常州主要領導到企業調研時,鼓勵企業舍得在科研上花錢,積極搶占技術制高點。瑞聲科技創始人潘中來說,瑞聲始終堅持與行業第一同行,已與美國斯坦福大學、新加坡國立半導體研究院等開展合作,每年投入15億元研發,60%市場來自于國際。

全球融智,常州高質量明星城市正進入升級版。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孟津县| 襄城县| 峡江县| 壤塘县| 洱源县| 陕西省| 富宁县| 大方县| 九台市| 凤凰县| 中江县| 桃园县| 枞阳县| 龙岩市| 四川省| 基隆市| 武汉市| 鹤峰县| 三原县| 太保市| 额敏县| 黎川县| 建始县| 隆回县| 苍山县| 洪雅县| 乐都县| 天祝| 珠海市| 石棉县| 凤阳县| 宣汉县| 天长市| 抚顺县| 宜州市| 陵水| 田东县| 额尔古纳市| 云阳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