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肖婷婷 實習生 石紅麗 通訊員 盧星 朱衛紅)日前,筆者來到連云港海州區郁洲公園,只見多支廣場舞隊伍隨著音樂節拍歡樂起舞。時不時地,還有新成員加入到各自隊伍,甚至還有不少圍觀者在一旁跟學了起來。“每天晚上,這里可熱鬧了,跳廣場舞的、跑步的、健步走的、打太極的,甚至還有家長陪著小朋友打羽毛球的……”正在一旁扭著腰肢的秦女士告訴筆者,有了公園這些鍛煉場地和健身設施,運動鍛煉正逐漸成為老百姓的一種生活習慣。
(市民在公園跳廣場舞)
近年來,連云港市高度重視全民健身工作,并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大力實施群眾體育“六邊工程”, 努力建起覆蓋面廣、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高連云港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所謂‘六邊’工程,就是指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設施、健全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組織、豐富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活動、支持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賽事、加強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指導、弘揚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文化。通過實施‘六邊’工程,全力提高港城百姓參與全民健身的熱情與質量,同時也為連云港創建文明城市畫上靚麗一筆。”連云港市體育局群體處陸劍兵說。
(市民在健身步道上健步行走)
全民健身,體育場地與健身設施先行。2018年,連云港市加大全民健身中心建設力度,同時改造升級50個社區體育健身路徑,提檔升級20副籃球架,新增1片板網球場地。截至目前,全市各類體育場館8500余個,總面積超過1076萬平方米,健身步道建成485公里,人均公共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79平方米,鄉鎮、社區、行政村體育公園50個,鄉鎮(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和多功能運動場覆蓋率為100%,實現了“10分鐘體育健身圈”城鄉社區行政村全覆蓋。陸劍兵表示,今年連云港市將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建設活力動感城市的要求,協助和配合有關部門加快建設鐵人三項等運動基地,推動建設游艇賽艇碼頭,同時新建一批籠式足球場、拼裝式游泳池、板網球場等一批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
(市民健身廣場)
群眾體育的開展離不開身邊組織的力量。作為群眾和政府之間的紐帶,連云港市已有54個體育協會、125個體育俱樂部。這些群眾體育組織讓群眾體育在全市各個社區、鄉村開花,有力地推動了群眾體育的發展。老年體協就是其中一個代表,該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老年體協常年開展門球、乒乓球、健步走、柔力球等活動,帶動了大量老年人參與體育運動。在每年的老人體育節上,老年人參與度更是突破2萬人次。“我們老年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身體健康了,也能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連云港市老年體協健步走專委會主任王學友如是說。
為了推進群眾體育的社會化發展,近年來,連云港市體育局狠抓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建設工作。截至2018年底,連云港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總人數達18142人。今年77歲的秦慧珠是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退休前是江蘇海洋大學的一名老師。從1989年起,她就在其所居住社區從事健身操等項目的指導工作。就在前年,已經75歲的秦慧珠又在淮海花園小區里成立了一支健身隊,帶領一些曾經的同事和小區居民鍛煉健身。“秦老師不僅教這個健身操點,其他健身操點只要有大活動,她也會把她們的隊長組織起來培訓一下,然后由隊長再出去推廣。”連云港市廣場舞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多年來,經秦慧珠推廣指導的健身操舞節目就有300個左右,在省內外的交流、比賽上也是屢獲榮譽。根據計劃,今年連云港市將舉辦市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8期,一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6期,基層文化站長培訓2期。
(一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
此外,連云港市在身邊的體育活動、身邊的比賽、身邊的文化方面同樣齊頭并進。今年,連云港市將依靠社會力量,爭取全年舉辦各類賽事和活動300項。同時,連云港市體育部門還致力于將體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重視傳統體育項目文化內涵,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的傳統節日中,不定期舉辦武術、龍舟、舞龍舞獅、拔河等傳統體育項目,傳承民族體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