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程欣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7月10日下午,在新海街道新孔社區活動廣場,坐在輪椅上的周孝剛緊握拳頭,用他那沙啞的聲音堅定執著地重溫著入黨誓詞。
這一刻,72歲的周孝剛老人已經等了十多年。因為單位破產倒閉等原因,老人的黨組織關系一直未能轉到社區。幾經周折,老人的黨組織關系近期終于得以明確,老人一次性補繳了落下16年的黨費,并于7月10日第一次參加社區的黨員活動。
一心向黨
18歲入黨20歲參軍
在新孔社區,我們見到了周孝剛老人和他的老伴王紅霞。因為身體原因,老人腿部做過多次手術,這幾年已經不能獨立行走,出行都是坐著輪椅,由老伴推著。
王紅霞告訴我們,周孝剛出生在灌南,家中兄弟姐妹三人,他排行老三,年輕時身強力壯,是把干活的好手,18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歲那年,村里發布征兵的消息,一心向黨的周孝剛積極報名參軍入伍。
“當時隊里20多個人去報名,最后只有兩人成功入伍,其中就有我一個。”回想起當年應征入伍的情況,兩鬢斑白的老人依然很自豪,因為聲帶受損,老人一邊用手比劃著,一邊努力地說著。
周孝剛說,他當時去了河北唐山,成為一名工程兵,開山建隧道、修路架橋,雖然工作量大很辛苦,但是這些身體上帶來的苦與累,他從來不覺得什么,看著他們完成的一項又一項的任務,他感到很自豪。
單位倒閉
他黨組織關系丟失
三年的部隊生活,周孝剛因為過度勞累,身體透支,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靜脈曲張,到了1971年,周孝剛退伍轉業去了原市車輛廠,成為一名工人。2003年,周孝剛進行了第二次腿部手術,并辦理了內退。當年底,單位破產倒閉。
“單位破產后,我的黨組織關系一直沒能轉到社區,我去社區問過很多次,都說沒接到通知。”為這事,周孝剛一直很著急。這黨組織關系不轉到社區,周孝剛就跟沒家的孩子一樣,心里沒有著落。
起初,他跑到廠里找留守人員。大家都知道他腿不好,都說讓他放心,回家等著,可是怎么也等不到消息。等來等去,周孝剛坐不住了,他又跑到廠里。大家都知道他是黨員,但是這黨組織關系一天不轉到社區,周孝剛的黨員身份就一天不能被確認。
后來,周孝剛找到原市車輛廠的負責人,請他出具相關證明,證明他的黨員身份,但是這樣的證明并沒能得到認可。
隨著原市車輛廠倒閉拆除,周孝剛的黨員身份開始成謎。“一個跟我同一小區的同事,他的黨員關系早就轉到了社區,但是遲遲就等不來我的消息。”除了身體上的疼痛,這十多年來,周孝剛的黨員身份一直是他的心病。
出現轉機 一次性繳16年黨費
今年7月初,事情出現了轉機。一天晚上,王紅霞推著周孝剛在外遛彎,無意間遇到了他原先單位的一個老同事,十多年沒見面了,兩人聊天時,周孝剛又念叨起他的黨組織關系。
讓周孝剛沒想到的是,他的黨組織關系就在這位老同事手里。老同事遺憾地表示,當時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及時上報,但是周孝剛的黨組織關系材料,他還一直保存著。
興奮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周孝剛就囑咐老伴去取回他的黨組織關系材料,并送往海州區委組織部。7月4日,老人從社區得知,他的黨組織關系已經順利轉到社區,并安排在了二支部。“終于找到組織了!”老人激動得老淚縱橫,急著讓老伴推著他,去社區補繳落下的黨費。
在社區,周孝剛了解到,2016年之前是每個黨員每年繳納黨費60元,之后是每年120元。老人按照標準,把從2004年開始落下的黨費一次性補齊,一直繳到今年年底,一共繳了1200元。
“黨費繳完了,我這心里也就踏實了。”看著黨費本上寫上的繳納黨費記錄,老人就像迷路許久回到家人身邊的孩子一樣,喜極而泣。
不忘初心 謹記黨員責任義務
“十多年前,周孝剛就來社區找過,這么多年了,一直沒忘記這事兒。”新孔社區黨委委員楊學標說,周孝剛來補繳黨費時,他們都很吃驚,考慮到周孝剛夫婦年齡大且身體都不好,按照政策可以減免一半的黨費,但是周孝剛堅持一分錢都不能少。
“繳黨費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按時足額繳納黨費是每個黨員應盡的義務,我必須把這筆黨費補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所有黨員不忘初心,我的初心就是一輩子跟黨走,補繳黨費也是我的責任和義務。”周孝剛小心地將黨費本用塑料袋裝好,再放進隨身攜帶的包里,生怕弄丟。
老人告訴我們,他的一雙兒女知道他的黨組織關系終于轉到社區后,都替他高興,得知老人要補繳落下的這16年的黨費時,兒子掏出2000元給父親,支持他補繳黨費。
“繳納黨費非小事,一分一毫見黨性。老人補的這筆黨費,足以測量出黨員心中信仰的成色、黨性的強弱和宗旨的分量。”新孔社區黨委書記張春芹說,周孝剛的做法讓他們深受感動,這也提醒他們把“對黨忠誠”“履行黨員義務”的入黨誓詞謹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