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肖婷婷 通訊員 邵光明)日前,全國學雷鋒標兵、浙江義烏人金正洪再次來到連云港東海縣李埝鄉和李埝林場小學,為這里的貧困孩子帶來了300余冊書籍,并為結對幫扶的6名貧困生每人捐助1000元。而這,是他第35年堅持為這里的孩子做好事,為的只是當初那一句“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承諾。
▲為學生們帶來課外書
1984年初,金正洪隨師汽訓隊來到東海縣李埝林場野營拉練。當他看到駐地李埝林場小學“草房子、土凳子、泥娃子”的情景時,心里被觸動了。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見幾個放學回家的孩子,便上前詢問:你們最需要什么?孩子們有的說想看小人書,也有的說想看故事書。金正洪記在了心里。返回連隊后,正值“六一”兒童節,金正洪拿出自己平時積攢下來的津貼費,一下子買了260多本兒童書籍,以“一名戰士”名義寄給了李埝林場小學。年底,他又給孩子們寄去了30本新華字典和160余支水彩筆、圓珠筆,作為對“三好學生”的獎勵。
▲捐贈現場
為了給孩子們寄更多的書籍和學習用品,金正洪在省下每月一二十元津貼的同時,還利用業余時間,在營區附近撿拾廢品、賣廢品換錢,并先后以“一名解放軍戰士”“人民中的一員”等名義匯款到學校附近的郵局,托郵局給孩子們訂了《中國少年報》《兒童時代》等七種少兒報刊。
▲給孩子們贈送書籍
此后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和教師節,他都會以匿名的方式向學校寄書、寄學習用品。“一名戰士”“人民中一員”到底是誰?直到1986年李埝林場小學通過郵局追蹤,才找到了在徐州某部服役的金正洪。當年5月31日,《新華日報》《連云港日報》《徐州日報》等報刊相繼以“戰士金正洪,關心兒童不留名”等為題報道了他的事跡。當李埝林場小學的校長和林場黨委領導以及學生代表帶上錦旗專程前往徐州金正洪所在的部隊表達感激時,金正洪卻說:“這是我應該做的,今后無論走到哪里,我都和林場小學的孩子們在一起!”
▲與孩子們交流學習情況
“為了激勵學生做好人、做好事,我們學校專門成立了一個‘正洪班’,并聘請金正洪為終身班主任。”李埝中心小學相關負責人坦言,希望孩子們能夠學習金正洪的奉獻精神,永遠做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而為了讓延續35年的愛心繼續傳遞下去,這一次,金正洪特意成立了一個愛心助學團,成員是浙江商翔集團和上海浦東部分退役老兵。“即使我將來老了,這份愛心也將繼續延續下去。”
▲為孩子們發放助學金
就在金正洪到達李埝中心小學當天,李埝鄉高埝村農民顧整隊和妻子騎著電動三輪車趕到了學校,為金正洪送上自家產的花生油和雞蛋。原來前些年顧整隊因身體不好,家中貧困,讀小學的兒子顧一平幾近輟學。后來在金正洪每年1000元學費的資助下,顧一平才得以繼續上學,并順利考入縣實驗中學。
▲受資助學生家長送雞蛋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