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史衛平 梁杰
每天,習慣性地早到,習慣性地在街巷里轉一轉、看一看,就怕當別人找“小李”時找不到。干了10年社區民警,“小李”早已成為連云港海州區新海街道西苑社區居民眼中無所不能的人了。
“小李”大名叫李浩,現在的身份是海州公安分局新海派出所教導員兼西苑社區民警,但他更愿意大伙當他是社區里的那個民警“小李”,那語氣那口吻流露出一種家人的欣賞、一種依靠和信賴。
10年前,23歲的李浩從跨入人民警察行列的第一天起,就扎進了這個老舊小區。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他將這個案件多發、管理萬難的老舊小區,變成了居民心中的和諧家園,以他名字命名的社區警務室亦被選定為全省公安機關群眾工作隨崗培訓點。
上學時,李浩是個計算機“達人”。剛到西苑社區時,為了摸清社區的治安底數和百姓訴求,他建立了“西苑警民QQ群”,實現了警民互動,把社區千頭萬緒的警務工作織成一張結實的基礎工作網。
一年后,李浩又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自主研發了“西苑網上警務超市”,設置了網上警情播報、法律咨詢、證件申辦、車輛上牌等警務服務,還實現了求職招聘、快遞寄送和房屋中介等生活服務的查詢辦理。
警務服務的提檔升級,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受到了居民的稱贊。“警務超市”的成功不僅讓李浩嘗到了科技的甜頭,也讓他在心底積攢了更多的“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動力。
為了確保社區平安,李浩又在治安“云社區”上做起了文章,他自籌資金,研發了西苑社區“N+”綜合防控指揮服務系統。系統將社區探頭、住戶情況、重點場所、重點部位等信息整合后生成為三維電子地圖,實現信息一體采集、數據一體傳輸、情況一體呈現,具有報警一鍵直連、處置一鍵聯動的特點。
幾年下來,該服務系統屢立奇功,電瓶車大盜、毒販等犯罪分子被緝拿歸案,社區發案也下降到現在的“個位數”,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得到極大提升。
2015年年初,李浩打破了原有的如社區餐飲協會、居民小組等組織模式,融合形成一個更加強大、更加包容的社區聯盟體。這就是“正義聯盟”的雛形,其初衷就是為了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群防群治工作的積極性,實現“當好人、做好事、有好報”的良性循環。
那一年,海州區在全區推廣“正義聯盟”的做法。次年3月,連云港全市公安機關推廣海州公安分局打造“正義聯盟”治安防范品牌的成功經驗,并建設“正義聯盟”治安志愿者管理系統等。“正義聯盟”先后被評為“全省優秀志愿者項目”“全市十大法治事件”“全市十佳優秀志愿者項目”。
隨著時間推移,平安志愿者“正義聯盟”作為連云港市社會治理品牌不斷打響,參與志愿者已突破23萬人次。自全市“正義聯盟”推行以來,全市治安環境持續改善,盜竊、搶奪等侵財類案件同比下降11.5%,侵財類案件的破案率、現場抓獲率分別上升9.8%、10.9%。
去年6月份,新的警務室投入使用,李浩以警務室為依托,打造了全市首家“市民安全防范體驗中心”。中心融合了從防范盜搶騙,到掌握安消防,再到交通、違禁品等安全常識。
工作至今,他還通過互聯網科技,累計組織群眾為社區困難人員捐資捐物21萬元,先后結對幫扶孤寡、留守老人等弱勢群體102戶,為27戶困難家庭申辦了低保,為31名幫教對象解決了就業難題。
33歲的李浩,曾榮立3次個人二等功、4次個人三等功,榮獲“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省“五一勞動獎章”“全省公安機關優秀共產黨員”“江蘇最美法治人物”“江蘇省先進工作者”……今年1月,他的榮譽簿上又添一項殊榮———第六屆“江蘇最美警察” 。
穿上警服的時候,李浩心中便有了“平安夢”,而通過互聯網科技的運用,夢想照進了現實,照亮了社區的“平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