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夏丹華)提起連云港市灌南縣新安鎮相莊村的陳桂英,村鄰們無不豎起大拇指,夸她是個了不起的好嫂子。30年來,陳桂英悉心照顧病癱小叔子,用無怨無悔的付出詮釋了“長嫂如母”的真情大愛。
(陳桂英在給小叔子添加衣服)
日前,記者在相莊村村民的指引下來到陳桂英的家,兩層小樓,院舍寬敞、整潔。今年68歲的陳桂英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三個孩子都已成了家,兒子一家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來住幾天。陳桂英告訴記者,最近比較忙,到了培育稻秧苗的季節了,上午才把地整好,過兩天就要打水灌溉。
陳桂英非常勤勞,不怕吃苦,除了種地,還養了4頭母豬、幾十只雞,還要做豆腐賣。“現在天亮得早,夜里12點就起床做豆腐,一做就要三個多小時,差不多天都亮了,然后把飯在電飯煲里做好,自己就騎著三輪車去走村串巷賣豆腐”。
陳桂英告訴記者,豆腐賣完了差不多八點多鐘,回來給老伴和小叔子喂飯,一天豆腐能賣個30塊錢左右,貼補些家用。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陳桂英的小叔子叫武如奎,自小就身患殘疾,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顧,30年前武如奎的父親去世,母親也年事已高,于是他就跟著哥哥嫂子過。
陳桂英告訴記者,剛開始把飯端給武如奎,他還能自己吃,有時候大小便還能懂,可六七年前,武如奎又患上了腦梗塞,半邊身體不能動,大小便失禁,一點意識都沒有了,只知道吃飯張嘴。
自從武如奎患上腦梗塞以后,照顧他就占據了陳桂英很多的時間,不但要喂他吃飯,還要給他擦洗。可天有不測風云,老伴武如棟62歲時得了腦梗塞,導致半邊身體僵硬,走路都需要人攙扶,已經有九年了,這樣一來家里所有的活兒,都落在了陳桂英一人身上。
武如棟說,他的母親后來也患上腦梗塞,一躺就是七八年,那個時候陳桂英一個人要照顧他們兩個人,現在又照顧他和弟弟,整個家幸虧有陳桂英。“上個月弟弟又生病住院,老伴一天要來回跑到灌南縣第一人民醫院4趟,家里還有10畝地要種,還要養豬、養雞,真的太辛苦了。”武如棟告訴記者。
陳桂英說小叔子武如奎今年已經66歲了,身體每況愈下,為此她隔段時間就要把武如奎送到醫院去治療保養幾天。“家里還有豬和雞要喂,小叔子住院我就騎三輪車把老伴一起帶過去,留他在那里給小叔子喂飯”。陳桂英說,因為武如奎無兒無女,村里給他辦了五保,住院什么的基本不花錢,主要就是照顧他的起居、吃飯。
(陳桂英在醫院照料小叔子)
今年過年前,陳桂英把小叔子送去灌南縣第一人民醫院調養一下,到大年三十接回家過個好年。記者走進武如奎住的房間,整整齊齊的,一點異味也沒有,房間裝了一臺小空調,床頭還放點餅干之類的零食,根本不像24小時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的人。
“我不管多忙多累,每晚都要給他洗臉洗腳,隔一段時間給他洗洗頭,擦擦身子,不管怎樣也要干干凈凈的,過一天,舒服一天,只要活著人就得體面。”陳桂英告訴記者,前兩天才給他買了一瓶60塊錢的藥,大概能吃十天,躺床上也不能動,這個藥能促進血液循環。蚊子也出來了,天黑前就把蚊香點上了,從來都沒被蚊子咬過。
村里人都說陳桂英是個了不起的好嫂子,陳桂英臉上永遠掛著一副憨厚的笑容,嘴里說出的永遠是最樸實無華的話語。“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不管他,我是他嫂子,他也沒有家眷,也沒人管,我必須要管著他,要不照顧他又怎么辦呢?我也不覺得什么偉大,我就覺得應該照顧他,要不然心里過意不去。”陳桂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