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江榮) 昨日上午,家住霍爾果斯市格干溝牧場的哈薩克族牧民沙里山別克介克山拜家里迎來了一群客人,他們是連云港市一院援疆醫療隊隊員和當地醫院的醫務人員,為沙里山別克介克山拜的孩子而來,他們已經是第三次來他家了。
▲連云港市一院援疆醫療隊醫生在為孩子檢查身體
沙里山別克介克山拜夫妻倆有3個孩子,兒子14歲,大女兒10歲,小女兒4歲。兩個大點的孩子都是在8歲那年,開始出現進行性四肢無力癥狀。現在,兒子已經癱瘓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連翻身、吃飯都要在媽媽的幫助下才能完成;大女兒暫時還能借助工具勉強走路。沙里山別克介克山拜夫妻倆心里愁壞了,現在只能在家照顧生病的孩子,失去了經濟來源,最害怕的是孩子的病情在發展惡化。
連云港市援疆醫療隊從當地幫扶人員了解到沙里山別克介克山拜一家的大致情況后,先后三次來到他家中,詳細了解孩子的情況。病情嚴重而又棘手,隊長李偉和兒科醫生武宜亮當即和大本營——連云港市一院取得聯系,匯報病兒基本情況并請求幫助。
昨日,隊長李偉、副隊長許麗帶領兒科專家武宜亮、檢驗科專家姚希,影像科專家隋東奎等援疆專家連同當地醫院醫護人員十余人,沿著崎嶇的山邊公路驅車一個多小時,再次來到沙里山別克介克山拜家中。在這里,將進行跨越4400公里的連霍遠程會診,為霍爾果斯疑難病癥兒童連線診療。
會診由援疆兒科專家武宜亮主任主持。醫護人員有條不紊地開始檢查,影像科醫生隋東奎對3個孩子進行心臟彩超、腹部超聲等全面檢查;檢驗科醫生姚希、護理部主任許麗為全家5口人抽血,留取血液樣本,并對血樣進行保存。會診結束后,血樣將第一時間被寄往廣州進行基因檢測,為沙里山別克家的疾病尋找發病原因及遺傳系譜。
在視頻另一端,連云港市一院小兒神經科主任楊自金、神經內科主任徐丙超通過詳細問診和問詢查體,對兩個孩子病情了解分析,確定了進一步診療護理方案,建議對治療用藥進行動態調整。
據了解,“互聯網+醫療”在連云港醫療援疆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截至目前,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已經和霍爾果斯市人民醫院實現了3次遠程會診,為十余名病人進行了遠程診療。相距4400公里的面對面會診,使當地各族群眾花更少的錢,用更少的時間,足不出戶便能享受到連云港市一院優質的醫療服務 ,為百姓的就醫方便開辟新的途徑,從根本上緩解了邊疆各族群眾“看病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