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logo

相關文創企業累計收入近千億元 蘇州高新區織就文化科技融合“雙面繡”

【連網】□蘇報駐高新區首席記者 周建越

近日,由科技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等認定的第三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公布,蘇州高新區成為全國入圍的五家之首、江蘇唯一入選的“集聚類示范基地”。

  現在的蘇州高新區是一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現代化新城。 (資料圖片)

位于城西的蘇州高新區,擁有獨特的人文生態稟賦。在這里,不僅坐擁49座山體、25公里太湖沿岸線,還是蘇繡發源地之一,大運河也貫穿其中并留下豐厚歷史文化遺存。高新區一方面依托區內人文生態稟賦發展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又利用區內高端要素集聚優勢,創新弘揚傳統文化、打造產學研聚合平臺,織就出一幅文化科技融合的“雙面繡”。

用VR技術 讓博物館“游”出活魚

百家規上企業促文化科技做大做強

在太湖之濱的中國刺繡藝術之鄉——鎮湖,傳承著千年吳文化“結晶”的美麗蘇繡。而在新興科技納米技術崛起之后,蘇繡又煥發出更加斑斕的生命力。

在梁雪芳刺繡工作室,一件刺繡作品《殘荷》讓記者眼前一亮。看似普通的一件繡品,經高級工藝美術師梁雪芳采用納米技術處理后,繡品表面猶如荷葉般“滴水不漏”。“處理之后的繡品,在保證色澤、手感等品質不降的前提下,解決了傳統繡品無法解決的防水、防潮、防腐等難題。”梁雪芳說。

1526702346969

同樣,運用VR虛擬現實技術、人體跟蹤功能互動視覺拍攝、互動全息三維展示等,也讓該區眾多文創企業呈現了它們的新產品。蘇州創捷傳媒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佩向記者介紹:“我們最近建成并交付的洱海自然博物館,其管理方要求能夠生動展示魚類生態圈的相關信息。但是,博物館沒條件養魚。

怎么辦?我們就運用VR虛擬現實等技術,模擬了洱海內各種魚類穿梭暢游的情景,參觀者只要拿起‘捕魚器’,逮到哪條‘魚’就會展示哪條‘魚’的相關信息。”

無論是科技之光照亮傳統文化復興路,還是人文之魂孕育科技新供給,高新區聚焦的已不是浮于表面的敷設和裝飾,而是深入骨髓的創新塑造。

在這里,已具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形成了以創意設計、數字傳媒、文化旅游為代表的文化產業集群和以新一代電子信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具備了良好的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產業基礎。其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達百家,集聚了中國移動、藍海彤翔、樂米科技、理原設計、漢度設計等文化科技融合領域重點企業,不斷推動緙絲、蘇繡、玉雕、核雕、紅木雕刻等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意產業的融合,進一步壯大傳統文化產業,積極發展美術原創、漫畫、動畫、游戲、衍生品開發等文化科技產業。

大數據支撐 大運河“美麗傳說”

630多家文創企業讓產業園熠熠生輝

最近幾天,中科院蘇州地理信息與文化科技產業基地的齊德利博士忙得不可開交:“趁著春光好,我們正在創作一套關于蘇州地理文化的全新繪本,其中一本聚焦大運河風光帶,重點講述流經蘇州的京杭大運河究竟有多長,沿途孕育了多少美麗傳說等人文地理知識。”

齊德利說,別看繪本畫面上只有簡單的幾筆,在創作過程中,這些生動多彩的筆觸全部源自于GB級甚至TB級的地理信息數據、照片、人文知識的梳理和解讀。

728034-408378

事實上,中科院蘇州基地日常科研處理的數據規模非常驚人:建成大數據超算中心,在線存儲達10PB,計算峰值達到10萬億次;建成GB級國產衛星數據推送專線……正是依托這樣的處理能力、數據規模,該基地以遙感大數據為支撐的地理信息產業、以知識地圖為核心的互聯網教育產業、以地理繪本為主體的地理文化產業基本成形,孵化企業20家,總注冊資本達2億元。

從前端基礎的科研數據,衍化為貼近需求的文化新供給,這樣的融合好戲幾乎天天在高新區上演。采用“產學研合作模式”,也是高新區推動文化科技深入融合發展的另一大法寶。

如今,該區以蘇州科技城文化科技產業園為主要載體,引進了中科院地理信息與文化科技產業基地、中國傳媒大學蘇州研究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江蘇中心等大型科技文化研發和創新平臺,重點培育和發展地理文化、創意設計、動漫游戲、知識產權服務等文化科技產業,先后建成10多家國家、省、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4個省級以上知識產權園區。

正是由于產學研載體平臺等高端要素的集聚,使全區文化科技產業發展越發迅猛。截至目前,該區已搭建76個公共服務平臺,集聚文化科技企業632家,從事文化科技相關工作人員超過13500人,文化科技企業累計收入總額近1000億元、利潤總額近110億元。

一個創意云 聚起6萬家文創企業

建生態打通文化科技融合“最后一公里”

近日,位于高新區藍海彤翔集團旗下藍海創意云平臺不斷傳來“春的消息”:其參與的《神探蒲松齡》《武動乾坤》《熊出沒之探險日記2》《大海圖》等多部影視劇作品受到市場強烈關注。

說起藍海創意云成功的秘訣,集團董事長魯永泉認為,該平臺的意義在于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通過云端為影視生產提供技術賦能,對生產中需要的技術能力及處理手段進行云端化運作,為企業解決影視作品技術制作的難題。

打造新業態,發掘新“生意經”,藍海創意云形成了一個在云端的虛擬文化創意產業園。截至目前,創意云已集聚包括動畫、影視公司在內的近6萬家文創企業,涉及15萬影視工作室、500多萬個人設計師,累計完成交易50億元。

新業態的發展,離不開新生態的支撐。藍海彤翔在成長期,同樣獲得了高新區文化科技金融活水“文創貸”的支持。早在2014年,高新區就發起設立“區文化產業擔保基金”,推出面向區內文化產業企業的專項擔保業務品種“文創貸”。基金設立以來,為20多家企業提供“文創貸”擔保授信,累計授信金額1.26億元,放款39筆共1億元。此外,蘇州金融小鎮累計引進文化類私募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近20家,注冊資本約7.5億元。

除了金融支撐,該區還構建了以區域協同、產業協同以及要素協同為特征的文化科技融合創新生態,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打通文化科技融合“最后一公里”。

在區域協同上,該區依托蘇繡文化、運河文化等特色資源,初步形成以蘇州科技城文化科技產業園為核心區的“一核、五區”的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空間功能布局。在要素協同上,建成了大量的文化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初創文化與科技企業提供“創業孵化+創業投資+創業導師”的孵化服務體系;搭建了集咨詢、信息發布、企業宣傳、項目和產品展示招商為一體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創設文化產業高峰論壇等活動,舉辦百萬創意創業大賽,拓寬文化科技企業信息推廣渠道和方式。依托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建設和江蘇審協中心資源優勢,搭建了高新區知識產權服務平臺。

此外,全區還從人才、資金、稅收、金融等方面著手,為文化科技融合、文化產業發展推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扶持政策。截至2018年,全區文化產業項目共獲得各類國家、省市級產業引導資金和貸款貼息支持超過4000萬元。

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重點培育數字內容制作服務和數字媒體裝備、智慧文化旅游、新興工藝美術3大文化科技融合產業集群,重點增建公共技術研發、數字化項目孵化、文化消費大數據、創新成果應用推廣4大區域性文化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構建融合創新服務、政策扶持、人才培養、品牌運營、成果應用推廣5大文化科技融合發展配套體系,進一步實施蘇繡小鎮二期、獅山廣場、運河小鎮、生命健康小鎮、陽山旅游風景區、文體中心提升6大文化科技融合重點產業項目。

728034-408375

“文化科技融合就如同蘇繡絕活‘雙面繡’,既繡出融合、集聚、示范等創新實踐,又繡出區域轉型發展的底氣與自信。”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區長吳新明表示,該區將持續縱深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助推全區域高質量發展走在最前列。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源县| 西丰县| 保康县| 绩溪县| 威海市| 阜南县| 孝义市| 乌兰县| 兴宁市| 庄河市| 客服| 大同市| 墨脱县| 台前县| 日土县| 临海市| 高州市| 白银市| 嘉鱼县| 青河县| 扎兰屯市| 蕲春县| 如东县| 闽侯县| 六安市| 天气| 永登县| 前郭尔| 陇川县| 盐边县| 石棉县| 大埔县| 阿拉善左旗| 银川市| 望谟县| 许昌县| 永昌县| 金平| 黔西县| 乳山市|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