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王春明 宋彥偉)俗話說,勤快女人無閑日。剛開春,連云港東海縣雙店鎮代相村農家女孔劉娟便開始打理起她的50畝蘋果園,小心翼翼地拿起剪刀,像伺候孩子一樣為一棵棵果樹“理發”,去除明條、假枝,這一干就是一個月。“春光一刻值千金,果園管理一刻不能松。”連續奮戰看不出來她有絲毫倦意。接下來,她還要馬不停蹄地給果樹“喂”肥、澆水。
5年前,不愿意死守傳統種糧模式的農家媳婦孔劉娟自帶干糧和村里的5戶村民趕往蘋果之鄉———山東煙臺尋找產業創業之路,在那里系統地考察蘋果市場,學習紅富士蘋果管理栽培技術,回家后響應政府發展高效農業“金腰帶”的號召,由山東的苗木基地提供優質、高產、高效的果苗,在李埝林場通往青松嶺大道的路邊,帶領10多戶村民共同連片流轉800多畝沙壤土地,分戶成片開始了打拼“試水”。
“創業不成功不光要給村里人看笑話,也不是我孔劉娟的性格!”她干脆焊制了一間活動板房,每天吃住在果園,以園為家,以樹為伴。剪枝、澆水、施肥,這些繁瑣的勞動要一點點去做,為了減少開支,她舍不得雇人干。剛開始的兩年,她巧妙利用林間套種地膜花生基本實現保本,第三年套種小香瓜帶來不少的收成。可果園投入大,頭幾年基本是往里面“砸錢”。為了補貼果園高額的投入和家用,這幾年,丈夫不得不出門打工,又給人開車,他基本幫不上媳婦一點忙,再說孩子上學也是要花錢的。
她陸續投入50多萬,人工有機肥還不算。去年她采用無公害種植技術,以有機肥作底肥和追肥,灌溉深井地下山泉水長出的蘋果個又大,味道又好,紅彤彤的果實掛滿枝頭,令人垂涎欲滴。聞“鮮”而至的四方游客進園觀光采摘,一次“快樂親子采摘游”開來了七八輛豪華大巴,大包拎、小包提,一天就“兜走”了2300多斤碩大的蘋果,讓孔劉娟嘗到了豐收的喜悅。其他村民跟隨她種植的800畝果園,同樣受到了客戶青睞。
孔劉娟告訴筆者,過幾天,她還要去一趟山東煙臺好好學習如何使生產出的蘋果個大圓溜,單個在6兩以上,以品質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