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王文 通訊員 何寧秀 王春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對于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業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2014年,連云港市正式開展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進入“回頭看”階段。據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農經處處長李澤利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展確權工作行政村1383個,占應開展確權行政村數的98.93%,頒證率達到96%以上,總體實現了承包面積、承包合同、經營權登記簿、經營權證書“四相符”和承包地地塊、面積、證書、合同“四到戶”。全市約78.73萬農戶吃上了“定心丸”。
“拿到土地確權證書,俺的5畝多地就有‘身份證’了!”近日,在東海縣黃川鎮演馬村村民張義端家中,他向筆者展示了自家的“紅本本”。據了解,土地二輪承包開始時,東海縣像張義端這樣的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戶共有22.4萬戶,承包地面積122.23萬畝。作為江蘇省16個整體推進土地確權縣之一,東海縣率先開展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試點,營造了濃郁的宣傳氛圍,廣大農民對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從一無所知到熱切關心、主動了解,實現了從“要我確權”向“我要確權”的轉變。
歷時5年,連云港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收官。回首工作歷程,李澤利坦言,成績來之不易。因為該項工作涉及面廣,頭緒繁多。在實施過程中,不少基層干部也感到困難重重。如何提高農民確權的積極性從而減輕工作阻力?怎樣在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時讓農民滿意?連云港市廣大農村工作者從保護農民利益出發,不斷完善工作機制。
“許多村委會專門成立由熟悉土地承包政策、參與過二輪延包及歷次土地調整的村組干部、老會計、老黨員和村民代表組成的‘議事會’,全程參與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特別是重新核實承包地四至、面積和明確空間位置等事項,遇到問題,及時民主議事解決。”李澤利介紹,得益于工作機制的創新,尤其是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民主議事、遇難化難的作用,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得以按照序時進度推進。
據悉,根據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今年,連云港市將開展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回頭看”,穩妥做好掃尾工作,妥善化解遺留問題。同時完善農村土地確權頒證檔案管理,推動信息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下一步按照“確權、賦能、搞活”三步走的整體思路,將充分開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能,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實現權能的途徑,不斷優化農村產權組合,維護好承包農戶土地財產權利,真正讓農民分享到農村土地經營制度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