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梁洪勝 通訊員 蘇欣 馬卿 曹悅)“我從懸崖上摔下來,剛蘇醒,可能骨折,現卡在峭壁樹上!”3月10日晚6時50分許,連云港市急救中心接到一男子電話求助,稱白天登山時不慎從懸崖上墜落,被樹枝阻擋后落到峭壁上突出的一塊石臺上,骨折無法動彈。當晚,連云港市消防、公安、120急救部門聯手景區等40多名救援人員立即展開營救......
小伙不慎從山崖上跌落 卡在峭壁樹杈上昏迷
3月10日晚6時50分許,連云港市急救中心值班的小盛,接到一名小伙電話求助,稱自己白天獨自來花果山游玩,另辟蹊徑竄進一山崖上,不慎墜落骨折。“小伙說,自己剛剛蘇醒過來,無法準確說出墜落地點,還說自己快要支撐不住了!”小盛立即指令120急救車趕赴現場,并聯系消防、公安和景區相關工作人員展開救援。
當晚8時許,記者趕到花果山景區附近一處山腳,連云港市消防救援支隊景區大隊、市急救中心和景區護林員等40多名救援人員正帶著救援器材準備搜救。現場120急救人員孫師傅介紹,受傷小伙在手機沒電關機前,說自己在青峰頂附近一個懸崖上墜落,但具體位置不清。
部分山路冰雪覆蓋 救援人員緊急搜山救人
現場消防救援負責人詢問景區相關護林員得知:在天剛黑時,護林員巡查山路時,發現一處懸崖曾有微弱的燈光,但無法確認是否為被困者。
該名負責人根據護林員所說的大概位置,鎖定了事發地點位于青峰頂附近的一垂直懸崖邊,“此處地勢險峻、部分路段還被冰雪覆蓋,現在夜已深,能見度底,山頂氣溫降到零下3度,被困男子傷情等未知,救援難度極大。”
現場救援指揮部迅速開會決定,救援人員分成兩組,一組從向鎖定的懸崖處搜尋,另一組深入至懸崖附近的谷底,摸索小伙可能墜落地點,并開辟找到傷員后的轉移路線。
消防隊員“高空降索” 35米深峭壁石上找到傷者
當晚9時20分, 記者隨一組救援人員來到懸崖邊,消防隊員何李仁按照事先制定的救援方案,在固定身上繩索后,高空降索,向懸崖下摸索搜救。由于搜索范圍較大,另一名消防隊員閆會兵隨后也進行搜救。
9時40分許,兩名消防隊員在距離懸崖頂35米處,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小伙。原來,小伙從懸崖跌落后,被峭壁上的樹木攔阻后跌落到峭壁上一處約2平方米的石臺上,經現場初步觀察,被困者嘴部有血跡、胸口和腹部受傷,無法動彈。
消防隊員何李仁立即用對講機與現場急救人員溝通,隨后,按照急救醫生囑咐,慢慢地將小伙頭朝上放平,并取了厚衣服給其蓋著御寒。
40多人5小時愛心接力 成功營救受傷小伙
得到消防員的信息反饋后,現場救援指揮部立即討論救人方案,是吊升傷員還是下放傷員?就在此時,天氣突變,山頂刮起大風,淅淅瀝瀝的小雨飄落下來。
時間就是生命,經過反復商討研究、對比現場各種因素,指揮部果斷決定,利用多功能擔架下放的方法將小伙緩慢送至谷底。
傷員轉移工作隨即開始,消防員先通過平臺降索到谷底探路,在確認條件成熟后,利用錨點下放技術,將傷員用多功能擔架包裹好,并緩慢下放。與此同時,另一路救援人員接到指令后,迅速到達谷底預定位置,準備迎接傷員。
23時15分,消防員成功將受傷小伙轉移至谷底,待命多時的急救人員立刻上前進行了緊急包扎處理。
此時又一個難題出現了,谷底環境復雜,樹木叢生,亂石堆積,有的地方道路濕滑泥濘,也根本無路可循,該如何把傷員轉移出去?
趕至谷底的40余名救援人員此時各司其職,有人探路,有人搬石頭,采用步步接力的方式將小伙向山外一點點轉移。
3月11日0時,受傷小伙被成功轉移至山下一處公路旁,在現場等待多時的急救車立即呼嘯著將其送往醫院搶救。
3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據知情人介紹,小伙今年22歲,淮安人,3月10日當天獨自來到花果山游玩,在登山懸崖時不慎墜落昏迷,夜幕降臨后才蘇醒過來。記者從醫護人員處了解到,小伙被送來時,傷情較重有骨折,但由于救援及時,目前生命體征平穩,正在接受進一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