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3月3日,連云港云臺山春意盎然。從大沙澗蜿蜒而上,走過3000多米的山路,來到連云港市連云區云山街道李莊村。“這條山路是云山街道6個村居的最后一條下山通路。退休老黨員夏倫田,癡心不改堅持學雷鋒,用5年時間才修通。夏倫田被鄉親們譽為云臺山上的新‘愚公’。”云山街道組宣委員王鈺介紹說。
李莊村地處連云港北云臺山區。2002年,夏倫田退休回到家鄉后,了解到村里產的茶葉、櫻桃、香椿等土特產品,因交通不便,許多成熟特產無人采摘或干脆爛在山上,心里很不是滋味。“要致富,先修路”,為解決鄉親們出行難,讓山里貨運得岀去,夏倫田決心修好下山路。說干就干,他當即買來鋼釬、鐵錘、鐵锨、鎬頭等工具,開始修路。
開挖路基、打石頭、下山背沙、扛水泥,夏倫田不僅花費個人積蓄,還要克服各種困難。但夏倫田鐵了心要把路修好,困難擋不住他。2005年秋天,山路修到了一個叫“大嶺頭”的地方。這里地勢險要,需要在10多米高的山崖上去鑿石。沒有專業裝備,夏倫田就用繩子系在腰間,高空作業。這一段路,硬是用了半年時間才修好。5年間,夏倫田開挖和開拓山路3000多米,僅鑿開山石就有上千立方米。
隨著一段段山路的修通,鄉親們再也不用吃力地爬山,出行方便很多。“夏老真是好人,這一條路山高路陡,每天上下很不安全。現在經過修筑,就是下大雨也不怕了,大家都特別感謝他。”家住李莊村半山腰上的殘疾人李才有感激地說。
路通了,今年73歲的夏倫田對村莊發展充滿信心。“村里有很多優勢資源,許多年輕人正在忙著在村里開辦農家樂,發展生態觀光產業,李莊村人富裕起來不再是夢想!”
夏倫田是一名有著45年黨齡的老黨員。回鄉后,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夏老每月有2000多元退休金,雖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還是盡力幫助別人。鄰居劉永華,是一名殘疾人,日常生活很困難。夏老總是盡力去幫她,不僅為她買菜,推著她下山,家里蒸饅頭也不忘送她幾個……凡事都想著這位鄰居。
多年來,夏倫田堅持踐行雷鋒精神,做的好事數不清。僅近兩年,他參加愛心助學、扶老助殘等社會公益活動120余次,捐獻愛心資金11萬余元。
夏倫田多年的付出得到了社會認可。他是先后被評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省勞動模范,并多次被評為連云港市勞動模范和十佳主人翁。“幫助別人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我愿意做一個快樂的人。”夏老這樣認為。(郭新海 朱先明 張啟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