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程長春 吉鳳竹 張開虎 董海文
一筐筐白嫩的金針菇從車間流水線上運出,包裝工人們熟練地分揀、打包,地處東海高新區的連云港如意情食用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一片繁忙。1月18日,東海縣縣長高美峰帶領相關部門來到該公司,詢問生產情況怎樣、發展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如意情食用菌生物科技公司副總裁李賽說:“當前面臨的困難就是辦理二期工程建設的手續牽扯了很多精力;還有就是招工難,希望能吸引更多外出打工的老鄉回來上班。”一旁的相關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現場表示:“我們可為企業提供代辦服務。”“用工的事情我們來解決。”
“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后,我們縣一級作為基層,關鍵是抓落實,對企業做到情感上暖心、行動上貼心、措施上用心,以高水平‘心’服務點燃‘心’引擎,賦能全縣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東海縣委書記朱國兵說。要真心實意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有效需求和困難問題,在幫助企業中推動干部轉作風,形成干部隊伍更好、企業發展環境更優、企業轉型發展活力更強的良好局面。
今年1月,東海縣啟動“進千家民企、解發展難題”集中走訪助企活動,圍繞“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主題,準確把握全縣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建立健全精準服務企業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有效需求和困難問題。
硅產業是東海工業的支柱產業,依托豐富硅資源發展的大大小小民營企業,年經濟貢獻率占全縣經濟的“半壁江山”。改革開放40年來,東海縣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形成水晶、硅工業、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制造、循環經濟等特色產業體系,培育和招引太平洋、晶海洋、臺玻、正崴等一批骨干企業。民營企業成為東海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打造了很多品牌,涌現出不少“三新一高”企業,成為全縣科技創新的“主引擎”。
晶海洋半導體材料(東海)有限公司落戶東海高新區已達11年。去年新增11臺金剛線切片機已全部投產,單臺產能提升50%以上, 全年產出硅片4.12億片,銷售硅片4.25億片,實現應稅銷售14.2億元,入庫稅收3639萬元,出口創匯4776.78萬美元。談起一連串的收獲,該公司負責人范京超說:“這得益于政府和企業一起推動轉型升級的結果,在相關創新政策引導扶持下,我們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多晶硅鑄錠爐147臺、開方機23臺和其他大型配套生產設備,主要用于生產太陽能級多晶硅片。”
“我們的硅產業雖逆市發展,但缺乏后向延伸的深加工產成品等,一些中小企業發展吃力,一定程度上阻礙著硅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東海縣硅產業局局長陶士振說。東海縣委、縣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側重引導石英硅材料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對在硅材料產業關鍵領域和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創新成果及其產業化項目,加以重點推薦并給予重獎。
臨近春節,位于東海縣安峰工業園區內的江蘇石光光伏有限公司仍然一派生產繁忙的景象。企業負責人楊軍告訴筆者,公司前幾年因行業不景氣面臨停產,政府在技改、招工、成果推廣等方面積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比如在路燈布設上推廣我們最新研發的太陽能產品。從去年開始,我們迎來了強勁的反彈。”
東海縣建立全縣領導干部參與的大走訪網格格局,明確縣四套班子領導走訪66家企業,縣各相關單位主要領導走訪193家企業,各鄉鎮(場、街道、園區)班子成員每人走訪2至3家企業,并要求所有參與走訪者深入企業一線,找準促改革、調結構的制約瓶頸,找準求創新、惠民企的短板差距,找準化矛盾、解難題的有效路徑,做到摸實情全面見底、查問題深入透徹、定措施精準到位,切實推動問題有效解決。
“下一步,我們將依據集中走訪調查表反饋的信息,收集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遇到的難題,進行歸類、分解,按照難題會辦的方式進行集中解決。”東海縣經信局局長周興干說。
通過開展集中走訪助企活動,東海縣架起企業與政府聯系溝通的橋梁,企業發展難題部門現場“接單”,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增強發展信心,確保新一年工作開好局、起好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