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趙芳 通訊員 李家富 張孟晨)2017年7月14日,全國愛衛會下發通知命名2015-2017周期國家衛生城市(區)名單,連云港成功入選該名單。這意味著連云港市正式獲得了國家衛生城市榮譽。
今日今時,漫步連云港大街小巷,猶如置身一幅清新秀麗的畫卷之中:綠樹掩映下的城市靜謐閑適、整潔大氣的建筑錯落有致、修葺一新的社區靚麗美觀、整齊劃一的城市道路寬敞干凈……
當人們深深沉醉于這座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時,不禁會贊嘆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這一有卓識、顯智慧、敢擔當的民生實事。
繪就連云港創衛行進圖
兩年前,形勢逼人。全省13個地級市中,連云港是唯一不是國家衛生城市的地級市。此時的連云港,小區衛生死角眾多,背街小巷路面破損嚴重,馬路市場、流動商販擠占交通道路,城市河道水質黑臭現象突出,閑置地塊雜草叢生、垃圾遍地,為不少市民和游客所詬病。
2016年,市委、市政府慎重地挑選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這個目標,作為統攬連云港民生事業全局的綜合“抓手”。2016年5月3日,市委、市政府在連云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動員大會立下莊重諾言———力爭用一年左右時間捧回國家衛生城市這個“金招牌”。
沒有一套完全適合連云港的模式可以照搬,連云港決定從“最難啃”的骨頭———環境衛生入手。
“奪牌是目標,但從來不是目的。因此,一開始,連云港就用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著手于補齊城市在民生、建設、管理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著眼于‘創衛’的考核要求。”市愛衛辦主任周偉說。
2016年5月3日,連云港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全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動員大會上,對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進行動員部署,號召全市上下鼓足干勁、排除萬難、勇挑重擔,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擔當,確保實現創衛目標。
此后,轟轟烈烈的“百日大會戰,全力迎國檢”大型行動在連云港開始,各類專項整治一個個向前推進。市委、市政府實行“特事特辦、減少程序、縮短時間”的辦法,為創衛資金撥付開辟綠色通道。先后投入2.7億元對背街小巷、城鄉接合部進行綜合改造;投入1.1億元開展河道美化、管理和整治;撥付資金2100多萬元對物管小區進行全面整治……這一系列“補短”的舉措緊緊圍繞民生,讓市民看到創衛帶來的實惠。
“迎考”離不開標準。連云港市將各行業、各職能部門原有卻沒做實的標準、規則再一次擺出來,參考國家考核指標,出臺了36個系列文件,有針對性地層層壓到各部門、各區落實、執行。
此后,連云港“創建”逐步摸出了門道,路子越走越明晰。
推動衛生水平上檔次
在創衛過程中,連云港市設置市、區兩級愛衛會辦公室,實現所有單位、街道(鎮)、社區(村)愛國衛生管理組織和工作人員全覆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市創衛指揮部政委和總指揮,各區各單位成立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的創衛領導小組,并組成9個技術評估工作組,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全市建起了“標準明確、職責清晰、要求具體”的責任體系。
隨著責任落實,老百姓感到城市的面貌發生了變化。
海州區新海街道西苑社區的馬路市場由來已久,因為附近是老居民區,所以周圍聚集了不少小作坊、小餐飲單位。自創衛工作開展以來,市食藥監局和海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新南分局聯合城管、街道辦事處對這一帶的“兩小”單位進行了集中整治,西苑社區無論是道路的衛生狀況,還是小餐飲、小作坊的環境面貌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西苑社區的變化僅是連云港市創衛工作推進公共衛生集中整治的一個縮影。
創衛期間,連云港市新增、維修、提檔升級公廁778座,新建、維修垃圾轉運站19座,拆除敞口垃圾池589個,設置垃圾桶5423只,增設果皮箱4052只。新增各類機掃設備27輛,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覆蓋率達8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糞便無害化處理率為98%。據調查統計,群眾對城市衛生狀況滿意率為93.6%。淘汰不符合條件車輛122輛,清理、疏導、規范各類占道經營、店外經營5230處。對274個廢品收購站進行綜合治理,提檔改造店招店牌2309個。加大違規行為處罰力度,清理整治廣告牌419塊。落實門前“四包”責任制,沿街商戶簽約率100%。拆除影響市容市貌、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建設和私搭亂建,拆除違法建筑26萬平方米。
此外,連云港市還出臺國家衛生城市長效管理實施意見及考核辦法,落實創衛問責辦法,建立13個方面的考核體系。堅持創衛督查常態化,對3個行政區、2個功能區和38個部門實行雙月考核、通報。對創衛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績效評價,并作為年度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開展“明星單位”“衛生攤點”等評比活動,并通過以獎代補形式,對工作先進單位進行獎勵。
補短板、惠民生、對標準、做實事,讓連云港在一年內的各階段創衛考核中節節勝利:2016年7月,順利通過全國愛衛辦創衛申報資料審核,創衛前置條件全部達標;2016年10月,順利通過全國愛衛辦組織的專家暗訪,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得到初步肯定;2017年1月,高分通過全國愛衛辦組織的專家現場技術評估,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受到高度贊揚。
在創衛過程中,連云港市設置市、區兩級愛衛會辦公室,實現所有單位、街道(鎮)、社區(村)愛國衛生管理組織和工作人員全覆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市創衛指揮部政委和總指揮,各區各單位成立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的創衛領導小組,并組成9個技術評估工作組,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全市建起了“標準明確、職責清晰、要求具體”的責任體系。
隨著責任落實,老百姓感到城市的面貌發生了變化。
海州區新海街道西苑社區的馬路市場由來已久,因為附近是老居民區,所以周圍聚集了不少小作坊、小餐飲單位。自創衛工作開展以來,市食藥監局和海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新南分局聯合城管、街道辦事處對這一帶的“兩小”單位進行了集中整治,西苑社區無論是道路的衛生狀況,還是小餐飲、小作坊的環境面貌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西苑社區的變化僅是連云港市創衛工作推進公共衛生集中整治的一個縮影。
創衛期間,連云港市新增、維修、提檔升級公廁778座,新建、維修垃圾轉運站19座,拆除敞口垃圾池589個,設置垃圾桶5423只,增設果皮箱4052只。新增各類機掃設備27輛,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覆蓋率達8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糞便無害化處理率為98%。據調查統計,群眾對城市衛生狀況滿意率為93.6%。淘汰不符合條件車輛122輛,清理、疏導、規范各類占道經營、店外經營5230處。對274個廢品收購站進行綜合治理,提檔改造店招店牌2309個。加大違規行為處罰力度,清理整治廣告牌419塊。落實門前“四包”責任制,沿街商戶簽約率100%。拆除影響市容市貌、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建設和私搭亂建,拆除違法建筑26萬平方米。
此外,連云港市還出臺國家衛生城市長效管理實施意見及考核辦法,落實創衛問責辦法,建立13個方面的考核體系。堅持創衛督查常態化,對3個行政區、2個功能區和38個部門實行雙月考核、通報。對創衛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績效評價,并作為年度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開展“明星單位”“衛生攤點”等評比活動,并通過以獎代補形式,對工作先進單位進行獎勵。
補短板、惠民生、對標準、做實事,讓連云港在一年內的各階段創衛考核中節節勝利:2016年7月,順利通過全國愛衛辦創衛申報資料審核,創衛前置條件全部達標;2016年10月,順利通過全國愛衛辦組織的專家暗訪,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得到初步肯定;2017年1月,高分通過全國愛衛辦組織的專家現場技術評估,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受到高度贊揚。
百姓共享看得見的實惠
在連云港街道漫步,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健康常識宣教欄,這些宣教欄不僅美化了城市環境,而且給群眾提供了家門口的健康教育。海州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櫥窗展板等,通過專欄、授課等方式,開展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進一步提升了市民的健康素養。這僅是連云港市創衛工作推進居民健康素養提升的一個縮影。
創衛過程中,連云港市建立健全市、區、街道(鎮)、社區(村)四級健康教育網絡,實現社區、學校、醫院、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機構全覆蓋。組建市、區兩級健康教育講師團,開設市民健康學校49所,開展健康教育“社區行、企業行、校園行、鄉村行、機關行”巡講活動203次。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學生健康教育核心知識知曉率達80%以上。開設媒體專版、專欄、專刊10個,定期邀請專家講解健康知識。經監測評估,近三年,連云港市健康素養水平呈現穩步上升趨勢。
創衛不只是把城市的“臉”洗干凈,與此同時,全民素質在提高、城市文明內涵在升華。創衛成功,為創文奠定了基礎,但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建設之路沒有盡頭。各級各部門正緊緊圍繞“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主題主線,大力弘揚“同心同德、真抓實干、迎難而上、爭創一流”的創衛精神,加強市容市貌管理,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提升綠化美化亮化水平,真正建設生態優美、和諧文明、安靜有序、富有活力的美好家園。
當前,連云港市正在把優化城市環境衛生變成一項常態化的活動,并繼續創建國家健康城市,力爭在全省健康城市創建中爭先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