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肖婷婷 通訊員 戎飛 徐田浩) “現在來步行街逛街,碰到陰天下雨,不僅有地方避雨,還能借把傘回家。有了這個志愿服務崗亭,市民們不知道方便了多少。”日前,東海縣市民王女士來到東海步行街購物,天空下起了小雨,于是她來到志愿服務崗亭,借了把傘繼續逛。這已不是她第一次過來尋求服務,她笑著說:“現在我們大東海,真是越來越文明,越來越有人情味了!”
(公安城管綜合服務站)
據了解,今年以來,連云港市東海縣積極探索便民服務新模式,通過打造服務平臺、轉變工作作風、健全服務體制,著力打造城區便民服務新模式,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如今,東海城區共建成12個志愿服務崗亭,公安、城管、志愿者三方力量集中入駐,在壯大便民服務力量的同時,也開啟了東海便民服務新模式,成為東海“創文”進程中的一個亮點工程。
(志愿服務站)
筆者走訪發現,東海12個志愿服務崗亭全部分布在城區重點路段、人流量集中地區,如火車站、步行街、人民廣場等。這些志愿服務崗亭全部統一標識,以深藍色為主打色,面積在20平方米到30平方米之間,配備有便民服務箱等各類便民用品,可為市民提供免費使用的打氣筒、雨傘、老花鏡、針線包、維修工具、紙筆等常用物品。而為了在提升執法效能的同時搭建與市民交流的平臺,公安與城管部門還將崗亭作為文明執法、熱情服務的窗口,熱情接待市民的來訪、求助和投訴,并將情況詳細記錄在《便民服務登記簿》中,認真抓好落實和反饋。同時利用執法執勤與提供服務的機會,加大對創文的宣傳,倡導市民共同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來。
(志愿服務亭志愿者為市民提供咨詢服務)
“我們步行街志愿服務崗亭一成立,就受到了大家的認可,如今有困難到崗亭,成了附近市民的共識!”步行街志愿服務站負責人王星星笑著說,服務站常駐4名干警、2名城管隊員和2名志愿者,可以免費提供咨詢、文明引導、城市管理、結對幫扶等多個便民服務。為了給過路的群眾提供方便,服務站配備了電動車充電器、休息座椅、急救箱、擦鞋機、報刊等便民設施。“以前電瓶車沒電了,需要推回家,現在直接推過來,就有志愿者幫著給充電,太方便了。”“里面的志愿服務箱里有創口貼、感冒藥、速效救心丸、雨傘等,志愿者們考慮得非常周到。”“現在步行街這邊違規擺攤都沒有了,遇到噪音擾民,過來找城管非常好使!”許多已經享受過便民服務“紅利”的市民對志愿者服務崗亭贊不絕口。
(服務崗亭志愿者為市民電動車充電)
火車站志愿服務崗亭是另外一個廣受市民好評的便民服務點。以往市民前來購買火車票,沒帶身份證只能回家取證后再回來購票。如今,這個服務崗亭推出代開臨時身份證明服務后,方便了不少“馬大哈”。同時,該服務崗亭還免費提供開水、臨時休息、行李暫存等服務,過往乘客為之點贊。
(志愿者為市民提供日常服務)
除了可以在崗亭里享受到固定服務,“公安+城管+志愿者”模式還將便民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崗亭之外。每周一、三、五的上午9點到11點為對外志愿服務的統一時間。其間,志愿者們身穿紅馬甲走上街頭,深入街區走訪,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業務服務等志愿服務項目,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12個志愿服務崗亭的建立,進一步密切與群眾的聯系,也成為東海城區一道亮麗風景線。下一步,我們還將就推進志愿服務的常態化、項目化、規范化做出探索,我們也期待著志愿服務隊伍能夠不斷壯大,服務內容更加豐富,為東海創文做出自己的努力。”東海縣文明辦主任孫振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