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孫淑莉 姜偉)餐廚垃圾能做什么?過去,因為沒有規范的餐廚垃圾處理終端,餐館、食堂產生的大量餐廚垃圾,很有可能被加工成地溝油回流到百姓的餐桌上。
去年8月,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正式投入運營,在這條現代化生產線上,又臟又臭的泔水不僅不再污染環境,還能生產沼氣發電供熱、制成生物柴油,讓餐廚垃圾變廢為寶。
運行初期,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一度面臨“吃不飽”的尷尬困境,如今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嘗試,金馳環保有限公司已經累計簽訂餐廚垃圾統一回收協議1500多份,回收的餐廚垃圾也由最初的日均20~30噸達到現在的70噸,實現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的華麗轉身,同時也捍衛了“舌尖上的安全”。
餐廚垃圾實現免費統一收運
連云港市區沿街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餐館。位于海連路附近的一家面館,開店至今已有6年時間,和其他餐館一樣,該面館面臨餐廚垃圾收集處理難的問題。店主劉老板說:“店里每天產生約30公斤餐廚垃圾。”
相比小型餐館,一些高校食堂及大型餐飲企業,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則多得多。“每天有20~40多桶餐廚垃圾,近2噸。”據通灌路世紀緣酒店的龐經理介紹,該酒店食堂與金馳生物有限公司簽訂了回收協議,每天由專人專車將餐廚垃圾運走。“餐廚垃圾由正規單位免費統一收集運輸,統一無害化處理,這樣不僅保證了食品安全衛生,也讓我們城市環境更美好,我們當然支持。”龐經理說。
“以往的餐廚垃圾,大部分流入養豬場,有的餐館為圖方便,還把餐廚垃圾直接倒進下水道,不僅污染環境,還增加了城市污水處理的負擔。”連云港市城管局環衛處相關工作人員稱,過去,市區餐廚垃圾大多由一些公司、私營養殖場自行收集處理,大中型飯店對餐廚垃圾的管理較為規范,而小飯店和夜市排檔則差強人意。
為了捍衛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去年5月,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投入運行后,經過公開招投標,由金馳生物有限公司負責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置一體化工作,收運范圍覆蓋到海州區、連云區、市開發區,解決了建成區范圍內絕大部分餐飲企業、企事業單位、學校等餐廚垃圾的處理問題。
廢物油脂變身生物柴油
昨日下午1時,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的劉師傅按例駕駛一輛白色餐廚垃圾專用收運車,先后來到市區通灌路、樂活街、文昌路、鹽河路等處的餐館門前,隨后,一個個特制的綠色垃圾桶被推出,里面堆滿了當天的餐廚垃圾。
四個小時以后,劉師傅駕駛餐廚垃圾車載著約5噸的餐廚垃圾,回到位于大浦工業區的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經過計量稱重后直接將收運車開進密閉的餐廚垃圾無害化預處理車間,車停到接收斗前時,他按動開關,收運車后蓋自動打開,滿滿一車餐廚垃圾自動卸入投料倉。
“這個設備是一鍵式的,全程自動化處理,成噸的垃圾在這里經過處理后,將變成可利用的能源。”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總經理顧怡介紹,餐廚垃圾進入處理系統后,依次經過分選破碎、高溫消解和三相分離系統,分離為固體垃圾、污水和粗油脂。粗油脂送至有資質的專業廢油脂處理公司進行深加工,固體垃圾和污水調質后送至厭氧發酵處理系統,生產沼氣,產生的脫水沼渣和預處理分選出來的雜質進入填埋場,分離出的沼液水經過處理后達標排放。
餐廚垃圾最終會制成什么?據顧怡介紹,固體垃圾中的有機物質被分選出來可作昆蟲養殖的飼料,無機物送熱電廠進行處理;污水經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氣,沼氣既可以轉化為電能,又可轉化為天然氣供居民使用;廢棄油脂經過提煉制成生物柴油,實現餐廚垃圾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
收運全覆蓋 解決“吃不飽”困境
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需要餐館的配合,運行初期,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一期設計日處理餐廚垃圾為95噸,但每天的垃圾收運量卻遠低于設計標準,每天只能得到20至30噸的餐廚垃圾“口糧”,經常面臨“吃不飽”的困境。
據顧怡介紹:“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推廣難度較大,很多大中型餐館難拒不法收購者開出的高價,將餐廚廢棄物賣給私人,用來喂養‘泔水豬’。”
為破解“吃不飽”難題,連云港市出臺了《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并建立餐廚廢棄物長效管理機制,市城管部門還聯合公安、食藥監等部門成立專項執法隊伍,不定期開展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綜合整治,落實專人負責對餐飲單位和食堂餐廚廢棄物的監管,取締非法收運車輛、非法加工餐廚廢棄物場所,查處各類違反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的行為。
此外,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也在擴大餐廚垃圾回收的覆蓋面。據生產部經理賈巍介紹,去年8月投入運營后,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已在市區布設收運路線10條,增設車輛10多輛,與1500多家餐飲單位簽訂餐廚垃圾處理協議。截至目前,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的日收運處理量已達到70噸。投產至今,已累計收集處理餐廚垃圾13600多噸,提取餐廚廢棄油脂380多噸,這些廢油脂將全部加工制成生物柴油,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