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久久激情视频久久_日韩欧美一二区_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當前位置

首頁>> 權威辟謠

這個懸而未定的問題,有答案了!

 

研究證實家蠶起源于黃河中下游地區


家蠶是重要的經濟昆蟲,在我國有5000多年的馴養歷史,但其馴化起源地卻長期懸而未定。來自西南大學的研究團隊日前完成家蠶大規模種質資源基因組解析,繪就了首張家蠶超級泛基因組圖譜,并證實家蠶起源于黃河中下游地區。相關研究成果已由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

1

家蠶生命周期各階段,呈現出豐富的表型多樣性。(受訪者供圖)

“野桑蠶是家蠶的祖先,在長期的馴化和飼育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不同地理特性的地方品種。”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代方銀介紹,目前家蠶起源于中國野桑蠶的觀點在學界已達成共識,但具體起源于我國什么地方依然存在爭議,特別是缺乏有力的生物學證據。

為此,代方銀教授帶領科研團隊歷時4年,對1078份蠶種質資源進行了深度測序。這些蠶種質資源覆蓋了世界“絲綢之路”各主要蠶區,包括47個野桑蠶、205個家蠶地方種、194個實用種和632個突變體,涵蓋全世界家蠶代表性種質資源的90%以上。通過對其中的代表性資源進行單分子實時DNA測序,研究團隊獲得了廣泛的家蠶遺傳變異信息,繪制完成了首張家蠶超級泛基因組圖譜。

2 

家蠶超級泛基因組圖譜。(受訪者供圖)

“泛基因組圖譜好比是家蠶的‘數字字典’,方便研究者像查字典一樣探尋家蠶的表型和基因組密碼。”代方銀說,對泛基因組圖譜的研究顯示,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地方種分布在進化樹上家蠶分支的基部,為家蠶最早起源于黃河中下游地區提供了直接的生物學證據。此前在山西夏縣出土的蠶繭等考古證據,也與這一結論相互佐證。

“除了證實家蠶起源地,這項研究還在突破家蠶育種瓶頸、推動種質資源創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向仲懷認為,家蠶超級泛基因組圖譜有助于極大提升育種優良基因的挖掘效率,在此基礎上結合基因組選擇、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等分子育種手段可實現設計育種,推動家蠶育種優良基因挖掘進入快車道。

Copy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連云港市互聯網有害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镇平县| 康保县| 抚宁县| 迭部县| 怀安县| 株洲市| 沂水县| 普格县| 双牌县| 信阳市| 富裕县| 叙永县| 东台市| 石河子市| 雷州市| 白河县| 获嘉县| 武清区| 东明县| 浦城县| 伊川县| 莱州市| 电白县| 南平市| 灵川县| 太仆寺旗| 利川市| 石柱| 兴城市| 宜兴市| 达拉特旗| 桦甸市| 吉木萨尔县| 衡南县| 云南省| 隆安县| 承德县| 罗山县| 建水县|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