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孫晨晨 通訊員 吳蘇紅)“新鮮的生蠔8元一斤,新鮮的蟶子12元一斤。”清晨,江蘇連云港贛榆區海頭鎮的朱蓬口海鮮市場已被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喚醒。
盡管正值伏季休漁期,市場內卻絲毫不見冷清。拎著菜籃的市民穿梭其間精心挑選,飯店采購人員忙著與攤主討價還價,貨車裝卸聲、稱重報數聲交織成獨特的“海鮮市場交響樂”。
貝類當家,平價海鮮挑大梁
剛到海頭鎮朱蓬口海鮮市場門口,撲面而來的就是咸鮮的海鮮味和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盡管正值伏季休漁期,但市場的熱度絲毫未減。放眼望去,海產品琳瑯滿目——黃魚、馬鮫魚、生蠔、梭子蟹。
最引人注目的是占據市場“半壁江山”的貝類海產品。生蠔、蟶子、花蛤等貝類海產品堆成小山,泛著濕潤的光澤。
攤主夏女士正麻利地給顧客裝著蟶子。她的攤位上,十幾個塑料筐分門別類地碼放著各種貝類:肥美的生蠔微微張著殼;蟶子俏皮地探出水管;花蛤在碎冰上吐著水,發出細微的“沙沙”聲。“別看現在是休漁期,貝類產品是不缺的,價格也比較穩定。”夏女士隨手拿起一只生蠔,熟練地用刀撬開,乳白色的蠔肉飽滿透亮,“你看這肉質,鮮甜得很,是攤位上的搶手貨。”
除了貝類,淡水魚也是補充市場的主力軍。張大爺在攤位前駐足良久,最終選擇了一條3斤多重的鯉魚,“這個季節吃鯉魚最好,肉質肥厚,我家孫子最愛吃我做的紅燒鯉魚。”
據該市場管理人員介紹,目前貝類和養殖魚類的銷量最好,占總銷量的70%以上,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平價優選”。
海里的“存貨”派上用場
連云港市伏季休漁期為5月1日12時至9月16日12時,但休漁期并非海鮮美味的休止符。
為了保證休漁期野生海鮮不斷檔,養殖戶們早早便開啟了“儲鮮行動”。他們將從海洋捕撈上來的各類海產品進行科學分類暫養。通過精準控制暫養池的水溫、鹽度、溶氧量等環境參數,最大程度模擬海洋生態環境,從而有效延長這些野生海鮮的鮮活度。暫養池里暫養的鮮活海產成為延續海鮮美味的關鍵,讓人們在休漁期也能盡享海洋的饋贈。
走進海頭鎮養殖戶閆朝泉的皮皮蝦暫養基地內,只見一個個暫養池整齊排列,池水清澈,皮皮蝦在水中歡快地游動。“在休漁期來臨之前,我們準備了100余個皮皮蝦暫養池,每個暫養池可以暫養從大海捕撈上來的皮皮蝦500斤,從而保證市場供給。”閆朝泉說。
在石橋鎮另一處養殖基地內,養殖戶孫洪洋的梭子蟹暫養規模同樣壯觀。“我們基地今年暫養了20萬斤梭子蟹,個頭在4兩左右。”他指著鋪在池底的沙子說,“棚內水溫保持在13℃,養殖池內鋪上不低于20公分厚的海沙,這樣可以使梭子蟹處于冬眠狀態,保證它的肥美。”
休漁期并非海味的缺席,它正以另一種方式上演著別樣的“豐收”盛宴,見證著人們對海鮮美味的不懈追求與智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