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王從帥)9月20日,筆者從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根據國家海洋環境監測部門數據顯示,連云港近岸海域夏季水質優良率達100%,其中一類水質87%,二類水質13%,無三、四類海水水質,為江蘇沿海三市最優,也是有監測數據以來夏季首次全部達到優良水質。
據了解,近海海域環境情況是連云港市年度高質量發展海洋環境考核的重要指標。目前,國家海洋環境監測部門在連云港市近岸海域設有18個考核點位,每年春、夏、秋季各取樣監測一次。因為地處蘇魯交界,境內有新沂河和新沭河兩大泄洪通道,連云港市汛期承泄上游近8萬平方千米洪水入海,年均入海水量約98.69億立方米,素有“洪水走廊”之稱,夏季近岸海域水質普遍比春、秋季差。
夏末秋初的羊山島,風景秀美,海邊的白浪拍打著礁石。作為連云港市最有代表性的日出觀景點之一,每天都會有市民游客來此打卡。近年來,為了解決海洋污染問題,連云區對該區域海洋環境進行了綜合整治。“第一次到羊山島來,感覺非常棒。這里海水清澈,風光旖旎。”來自淮安的游客王璇說。羊山島的嬗變是連云港市注重陸海統籌、協同治理、減污降氮的一個縮影。為了保護海洋環境,連云港市印發《連云港市2023年度近岸海域污染物削減和水質提升工作計劃》,明確19項污染物削減工程,全市壓減直播稻種植面積55.823萬畝,建成3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累計完成574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萬噸/日。
連云港市境內擁有十多條入海河流。改善海洋環境必須要關注這些入海河流的水質。為此,連云港市實施256個入海排污口整治和12條入海河流“一河一策”總氮管控,每月對17個重點入海排污口、37個入海河流閘壩進行監督性監測。與此同時,開展海州灣清漂專項行動,動員5000多人次志愿者清理各類岸灘和海漂垃圾5600余噸,累計派出打撈船舶和運輸船2391艘次,航行80523海里,打撈滸苔18198.325噸,資源化利用滸苔3724噸。
此外,連云港市還通過海洋生態修復,讓海洋環境活力不斷凸顯。連云港市統籌海洋生態補償資金1200萬元,用于海洋增殖放流,半年來共放流魚、蝦、蟹17.93億尾;加快推進“美麗海灣”建設,完成15個海洋工程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贛榆秦山島、連云連島—港口區“美麗海灣”創建通過省級專家評議和現場核查,海州灣“水清灘凈 沙鷗翔集 人海和諧”的目標正在初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