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侍敏 楊作賓
“6件專利換來2000萬元的貸款,而且從提出資金需求到銀行放款僅用了7天時間。”這讓江蘇省連云港市港圣開關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多日來的愁眉終于舒展開來。企業敢于質押,銀行敢于放貸,一紙專利換來沉甸甸的真金白銀。這背后需要一道信任的橋梁,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的政策與服務便是強有力的支撐。去年,全市共達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136筆,金額29.75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220%。
近年來,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強化知識產權服務供給,提升知識產權創造價值和運用效益,讓企業用專利換紅利、以“知產”變“資產”,實現知識產權快速變現,不僅讓企業獲得資金的支持,還能讓企業的知識產權在資本市場上得到初步認可,提升企業形象,更有利于后續發展。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核心是服務。”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處(知識產權服務處)處長高明介紹,“為打通質押登記流程周期長的‘痛、堵、難’,提升企業融資效率和體驗感,除了搭建銀企對接平臺,組織專人全流程服務企業辦理知識產權質押手續,減少貸款環節、壓縮備案時間、發放質押補貼、降低企業成本,從而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我們還與人民銀行、銀保監局建立合作機制,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納入商業銀行年度綜合評價體系。”2022年,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與中國銀行、南京銀行共同舉辦“知惠萬家”“知鑫服務直通車”金融惠企活動,與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面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商貿、文旅等行業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聯合開展商標質押助力重點行業紓困“知惠行”專項活動,推動各縣區舉辦銀企對接會5次,共有百余家企業參與。
“最大化實現知識產權價值,最大程度落地創新紅利。”這是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初衷。2016年,該市啟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幾年來,企業獲得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總額不斷攀升,參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銀行和企業范圍不斷擴大:連云港久盛電力輔機有限公司質押3件專利和1件商標,獲得500萬元貸款;江蘇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質押1件專利和4件商標,獲得500萬元貸款;連云港尚班族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質押1件商標獲得400萬元貸款……2022年,全市共達成質押融資貸款136筆,金額29.75億元,較2021年增長220%。“打破了多年來一直失分、落后的局面,首次實現滿分的優異成績,全省排名進入第一方陣。”高明說。
接下來,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還將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惠企屬性,引導更多銀行和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開展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備案試點,幫助企業免費辦理知識產權質押登記手續,提升貸款效率。分析企業知識產權大數據,篩選適合開展質押融資的企業推送到各家銀行,提升銀企對接的準確度,提升知識產權精準服務能力。與此同時,積極探索地理標志質押融資助推鄉村經濟振興新模式,通過將地理標志產品(商標)進行質押融資,幫助農產品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