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楊軒)“快看,走航實時監測數據顯示這一區域附近的揮發性有機廢氣濃度不對……”昨日,筆者跟隨徐圩新區環境綜合治理攻堅大隊工作人員來到連云港石化基地開展走航監測,并在一產業項目區發現了異常。經檢查,發現該處存在噴涂作業無廢氣收集及處理設施、不正常使用噴涂房等違規行為。
“通過搭配質子轉移反應飛行時間質譜儀等先進設備的走航車,可及時發現和鎖定環境違法線索,有效解決廢氣溯源取證困難、手工監測精度不高等問題,縮短現場執法時間和頻次。”徐圩新區移動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是徐圩新區著力構建生態環境“海陸空”管控網絡的一個縮影。秉持著“生態、智能、融合、示范”的發展理念,近日,徐圩新區又出環保“新招”,引進無人監測船、走航監測車、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等新設備,海、陸、空“三位一體”打好污染防治“組合拳”,不斷豐富環境污染防治監管手段。如今,監督數據準了,環境治理快了,園區企業對徐圩新區的環境質量滿意度也提升了不少。
筑牢水域監管“保護盾”。為切實提升水環境監管能力,徐圩新區加大投入,配備出海巡查船,定期排查船只船舶污水收集處理情況,及時消除海上溢油及危化品泄漏隱患,降低海洋污染風險;為提升陸地水域監管,推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采用搭載pH分析儀、氨氮分析儀、COD分析儀和溶解氧分析儀等多種水質分析儀表的無人監測船,通過智能化、科技化監測手段,提升水域監管能力和水平。
與此同時,徐圩新區還織密空域治理“防護網”。徐圩新區總規劃面積約467平方公里,坐船只能巡查水上部分,開車只能檢查陸上部分,為了增加巡檢效率,徐圩新區積極推進“鐵腳板+科技”的巡查方式,通過應用5G、紅外變換光譜、無人機等技術設備,強化視頻監控、遙感監測。“我們用被動式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現場對石化基地項目區域進行污染物監測,通過圖片信息能更為準確地獲知污染面源具體問題,實現環境治理科學化、常態化、制度化。”徐圩新區環境綜合治理攻堅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外,徐圩新區還在連云港石化基地及其周邊安裝了1200余根路燈噴淋系統,通過“高壓微霧降塵”系統實現降塵抑塵、降溫增濕、節能增效的效果,保障空氣清新。
徐圩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徐圩新區還將依托生態環境質量管控中心,致力于石化產業前沿技術研發應用,服務園區和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打造國內化工園區生態環境示范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