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我家今年養了50只羊、300只雞,多虧了東??h駝峰動物防疫服務公司幫忙,年底10多萬元收入算是十拿九穩了。”連云港市東??h駝峰鄉養殖戶馮壽進逢人就夸,“現在動物防疫都是服務上門,工作也很仔細,我們老百姓喜歡。”
近年來,針對不斷提升的養殖業發展需求和復雜多變的動物疫病形勢,連云港市圍繞動物防疫五類16項公益性服務,聚集“1+N”模式,打通了村級動物防疫服務“最后一公里”,全面破解動物防疫水平低、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足問題,相關經驗做法在江蘇省得到推廣。
據介紹,所謂“1+N”模式,涉及五類16項公益性服務,“1”為防疫類2項服務,“N”為報告類2項、收集類2項、采樣類3項、報告類7項服務,涵蓋現行畜禽養殖業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徹底改變動物防疫“一針(免疫)定天下”傳統做法。“我們將全市79個有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需求的鄉鎮,按養殖規模整合為66個單元,每個單元建設一個企業,各單元動物防疫五類16項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交給相應企業承擔,徹底破除原來村防疫員一人服務一村、單兵作戰的服務體制。”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樊繼剛如是說。
如今,連云港市每年投入2600多萬元財政資金,對服務66個單元的企業予以資金扶持,基本形成國家、省、市、縣、鄉五級財政資金支撐體系,徹底打破全市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可持續發展瓶頸。目前,全市66個企業全部達到“有合法服務機構、有固定服務場所、有基本服務設施、有專門服務隊伍、有穩定服務保障”的“五有”標準,基本形成主體多元、供給充足、服務專業、機制靈活的動物防疫社會化發展良好態勢。
“咱只要打個電話到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公司,就有人上門服務,豬牛羊、雞鴨鵝生病也少了,省心、省事、省錢,真的非常方便。”灌云縣東王集鎮養豬大戶朱大力高興地說。在服務過程中,東王集鎮動物防疫服務公司將員工組成免疫小分隊,逐村逐戶進行免疫注射,實施“免疫、掛標、記錄、廢棄物回收”四同步服務,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畜不漏針,防疫密度與質量雙達標。
自連云港市開展“1+N”模式服務以來,全市畜禽發病率、死亡率明顯下降,養殖效益明顯提升,同時還有效杜絕了病死動物亂扔亂棄造成的環境污染,杜絕了病死動物流向餐桌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降低了病死動物傳播疫病和公共衛生風險。(曹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