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萍 張晨晨 通訊員 徐歡)9月5日傍晚,鹽河巷天后宮舞臺前人潮涌動,由湯溝國藏獨家冠名的“鹽河狂浪計劃”迎來壓軸盛宴———送走鹽夏告別市集。市民與游客穿梭于燈火闌珊的街巷之間,品小吃、賞街藝、淘文創,在歡聲笑語中共赴一場屬于港城夏夜的溫暖告別。
作為一場持續兩個月的文化盛宴,“來海州嗨‘足’一夏———鹽河狂浪計劃”以街頭藝術為載體、以文化賦能為內核,成功將鹽河巷打造成融合表演、游覽、消費于一體的城市會客廳。它不僅聚攏了人氣,更激活了街區商業生態,成為我市響應國家文旅促消費政策、拓展夜間經濟的一次生動實踐。
自7月啟動以來,“鹽河狂浪計劃”以多元藝術形態持續釋放吸引力。從搖滾Live、潮流街舞,到沉浸式NPC情景互動,各類表演穿插于巷弄之間,重塑了街區的文化氛圍。家住鹽河邊的市民趙先生感慨:“幾乎每期都帶孩子來,‘懷舊海州’那場尤其打動我,老歌響起,仿佛青春重來。”數據顯示,活動期間,游客平均停留時長增長25%,“暢爽鹽系親水派對”單場人次破萬。
人氣提升離不開視覺氛圍的精心營造。海州區商業街區發展中心在東門入口增設紅底白字“鹽河巷”網紅打卡點,使主入口打卡率上升超40%,進一步強化了街區的傳播效應與品牌識別度。旺盛人流也直接轉化為商戶的實在收益。西游酒樓經營者耿茂然表示,暑期訂單顯著增長,客單價達120元,文化引流拉動消費的效果非常明顯。
“鹽河狂浪計劃”的成功,不僅在于聚攏人氣,更在其深刻的“文化賦能”內涵。海州的文化底蘊、蘇超的比賽氛圍讓這個夏夜格外不一樣,“鹽趣券”將“文娛互動”與商戶綁定,提高消費潛在黏度。活動緊扣地方文化特色,深入挖掘鹽河、餐飲、民俗等文化元素,并將其巧妙融入街藝表演和市集活動中。在“盛世國潮party”一期中,民樂演奏與川劇變臉接連登場,展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巧妙結合;在“民俗雜耍薈”一期,街區邀請了深具非遺傳承背景的表演嘉賓,帶來廚房雜耍、變臉噴火、小丑雜技等獨具民俗特色的傳統技藝,讓鹽河巷超越商業功能,成為一座沒有圍墻的城市文化展廳。
海州區商業街區發展中心營銷部部長錢凡雪表示,在國家持續推動文旅消費復蘇、鼓勵發展夜間經濟的大背景下,鹽河巷通過“文化+商業+旅游”的閉環模式,為我們展示了街區煥新的可行路徑,以街藝降低文化體驗門檻,以旅游擴大傳播半徑,以消費反哺文化持續,這樣一種內生型的融合生態正是當前城市更新與文旅深度融合所需要的有益探索。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